共和盆地植被恢复过程中生物多样性及其与生境的关系研究

来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smuwen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青藏高原独特的高寒气候和严酷的自然条件,流动沙地上很难自然恢复起固沙植被。青海省治沙试验站经过50多年的科学试验研究探索出高寒沙区阻沙固沙途径,即采用高立式沙障控制流沙前移,用粘土压沙、草方格固沙或就地取材用油蒿作沙障增加沙丘中下部粗糙度,然后在沙障内播种柠条、油蒿等耐旱抗风蚀的植物,随着植物群落的形成,沙丘立地条件得到改善。在丘间地栽植乔灌术,组成乔灌草、带片块相结台的多层次复合状固沙体系,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效果。论文以青海共和盆地高寒沙区沙珠玉治理示范区为分析样区,选择流动沙丘、人工植被恢复6a、10a、24a、33a、46a的固定沙丘以及丘间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治理年限的流动沙丘及丘间地人工恢复植被优势种、群落盖度、物种多样性及土壤性状的变化规律,分析流动沙丘固定过程中植被的演替方向,阐释沙漠化逆转过程和植被恢复机理,为人工固沙植被和土壤资源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依据。论文得到以下结论:  (1)封沙育草、丘间造林和沙障等措施能够启动高寒流动沙地的植被恢复过程,能够有效提高植被盖度及生产力状况,流动沙地治理地块的边缘因为容易受到未治理地块的风沙影响,植被恢复速度较慢,研究结果对改进流沙治理技术具有指导意义。  (2)设置机械沙障后直播油蒿、柠条、丘间地乌柳造林,可以很快地建立起固沙植被,从而使流沙得以固定,促进多年生植物的侵入,物种丰富度、物种均匀度及多样性均随植被恢复时间的增加呈增加的趋势。  (3)随着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植被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因此,土壤各因子状况也都有了明显的提高。随植被多样性及盖度的增加,土壤开始出现结皮,黏粉粒含量逐渐增加,土壤养分含量也呈上升趋势。  (4)通过对不同生境下群落多项物种多样性指标与土壤因子各项指标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群落演替过程中,植被与土壤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物种多样性的增加有利于土壤性质的改善,而良好的土壤环境又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演替,增加物种的种类和数量。
其他文献
为进一步探明晚熟无核红桔的无核机理,为晚熟柑橘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以特晚熟无核红桔JZT(P)-1为实验材料,采用直接解剖、连续石蜡切片、显微技术等方法
在许多昆虫物种中,雌虫释放一种性信息素来吸引雄虫进行交配,性信息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昆虫交配的成功与否。由于性信息素具有种间特异性,使其成为研究物种进化、生殖隔离
我国地域广阔,气候多样,有着丰富的植物资源,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植物新品种培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植物新品种在林业科技成果中所占的
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是一种重要的夏季观花木本,近年来应用广泛,但缺乏株型低矮、开花芳香、早花的紫薇品种,影响了紫薇的更广泛应用。尾叶紫薇(L. caudata)原产我国,
写作者高:让我们从绘画之外的问题开始。范迪安称你为“学者型艺术家”,其实主要是赞赏你的写作。的确,在国内艺术界, 很少有艺术家像你这样在写作上用心下功夫的。每一个写
对采自广东、山东、河北和黑龙江4个省份大豆蚜Aphis glycines Matsumura种群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生长发育形态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20、25和30℃,不同地理种群大豆蚜生
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是我国重要的多用途树种。它具有耐干旱、耐盐碱等特性,是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之一。另外,它也是著名的园林绿化和观赏树种。四倍体刺槐除保持
石涛是一个风格早熟的山水画家。他的作品很早就有了自己的面貌,后又经过青壮年的发展,到晚年发生变化,石涛作品的风格的演变与他一生的游历是紧密相关的。我认为石涛的山水
该文主要通过对建筑中白色的美学分析,建筑中体现着的东西方美学思想,研究白色美学对建筑设计中白色运用的指导意义。正如建筑师理查德.迈耶(Richard Meier)所说。"白色,创造
近年来,大造桥虫Ascotis selenaria(Denis &Schiffermüller)在荔枝上发生严莺危害。幼虫龄数的确定是开展害虫生物生态学研究和制定防治措施的基础。目前,国内外对大造桥虫幼虫龄数的划分存在争议。本研究通过田间取样和室内饲养,采集大造桥虫各龄幼虫。测定其头壳宽度,并根据头壳宽度的频次分布推测大造桥虫幼虫分6龄。利用CFoBby指数和指数曲线拟合进行验证,结果均表明该幼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