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旨在进一步促进大学英语审美化教学实践探索,并将邱德雄的英语审美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课程中进行了实证研究。
根据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精神,审美化教学应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国内目前大学英语的教学现状并没有达到这一要求,也没有满足大学生对英语课堂的审美需求。因此,将审美化教学融入大学英语课程中势在必行。
为了解决该研究的主要矛盾,本文首先在文献综述部分定义了以下几项术语:美学,英语之美以及审美化教学。此外,文献综述部分还归纳出了前人研究的不足,从而进一步明确了本研究的目的和创新之处。
作为本研究的理论框架,邱德雄的英语审美教学模式有三大理论来源:交际语言教学法,互动假设以及动机理论。该模式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理论上看能被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研究者根据该模式,推导出一个能被运用于大学英语读写译课程中阅读教学的四步流程,即准备阶段,读前活动阶段,阅读活动阶段以及读后活动阶段,其中后面三步为具体的教学实施阶段。
上述流程构成本研究实验组进行实验课的依据。实验组的教学效果将与控制组的相比较。从比较结果来看,实验组的学生的英语水平进步更大。对实验组学生的采访调查也表明,这种审美化的英语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美学素养有益。
研究结果证明了邱德雄的英语审美教学模式能够成功应用于大学英语读写译课程中的阅读教学之中,然而本研究亦有一些不足之处。总之,本研究对英语审美化教学这个领域做出了一定贡献,同时呼吁能有更多相关研究对该领域进行充实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