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电流接地系统弧光接地模型及仿真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me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配电网出现的故障类型中百分之八十为单相接地故障,单相接地故障中又以弧光间歇接地危害最为严重。在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的配电网中,如果发生单相金属性接地故障,电网允许带故障运行两小时。但是弧光接地故障则不同,弧光接地形式的故障中,电弧的状态并不稳定,时而燃弧时而熄灭,在电网中产生高频分量,由于电网线路中存在感性元件和架空线路对地电容,导致电感与电容元件中产生电磁振荡,形成过电压对整个系统造成危害。由于电弧的状态不确定性,很难确切地给出弧光接地的数学模型,目前对弧光接地仿真模型的研究也比较少。本文
其他文献
本课题通过USB主机芯片ISP1161将数据存入U盘中,摆脱了PC机的限制,实现了USB主机的功能,ISP1161稳定性好,并且内核包含主机控制器HC和设备控制器DC,既可以实现主机功能又可以
国内外大面积停电事故的频繁发生,引起了众多学者对电力系统校正控制研究的关注。本文基于电力系统优化控制的基本理论,从多个角度,通过对电网的故障越限指标的研究,分析电网可能存在的校正控制方法。首先,系统地介绍了处理过负荷、过电压在电网事故中的重要性,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然后,针对于故障的处理,给出了网络重构、过电压优化处理以及切负荷等多种算法,并针对IEEE的标准算例进行了仿真分析。
目的探讨研究乙肝病毒(HBV)感染与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24例资料完整的HBV相关肾炎(HBV-related glomerulonephritis, HBV-GN, )患者的血清病毒学、肾脏及肝脏病理学和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研究。结果124例血清HBsAg和/或HBeAg阳性的患者中,HBV-GN的发生率69.49%,男性发生率(45.0%)显著高于女性(24.49%
架空输电线路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雷击是造成输电线路故障的主要原因,对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带来威胁。雷电过电压可能造成绝缘子闪络、跳闸等线路故障,尤其在路途险恶的山区,给线路巡查和检修工作带来极大困难;雷电侵入波还可能损坏变电站内的电气设备,带来更严重的设备事故。雷电波沿线路传播时将出现衰减和变形现象,而冲击电晕是导致其波形畸变的主要原因。在进行线路和变电站的防雷设计时,若不考虑冲击电晕的畸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