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固诗歌观念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endless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人,东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本论文将在学术界对班固《汉书》史学范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偏重于对其文学价值与审美价值的思考,并站在哲学与文学鉴赏的角度,以《汉书》作为中心点,洞见班固的诗歌观念。笔者从《汉书》引诗的角度对全文进行切入,以班固引诗为线,扩展到整个西汉时期,宏观《汉书》所描绘的整个汉代社会的诗学状况。汉代崇儒氛围对班固诗歌观念的影响的概述与司马迁思想观念的比较,显现了班固在《汉书》中对司马迁及《史记》的矛盾态度,因儒学正统观念而对司马迁及其作品进行批评的同时,班固又站在评判艺术作品价值的角度对司马迁和《史记》加以赞赏,表现出独到的审美眼光和审美感受力。在班固的诗歌观念中讲究王权的绝对至尊,他对刘姓政权的稳固性极其拥护。与司马迁的“实录”精神有相似之处,班固更加著重与统治阶级的观念和信仰保持一致。在班固的政治诗歌观念中的讽喻观,突出了班固对于诗歌具有的政教目的、社会功用和现实主义功能的重视。班固的讽喻观中涵盖了其关于乐府诗的理论,在班固关于乐府诗的理论中,没有明确提出“刺”字,但是表现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特色。与“怨刺”相对的“颂美”出现在班固的诗歌观念之中,所谓“抒下情”而“宣上德”,表现了班固维护统治阶级权威的观念在他的诗歌观念中根深蒂固。礼乐教化观,是班固诗歌观念中最为本质的特征之一,“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诵其言为之诗,咏其声谓之歌。”《汉书.艺文志》,记述了《诗》入乐的之存在的形式、政教功能及价值取向,成为班固诗歌观念的主干。班固突出了诗歌“乐心”的特色,后世钱钟书先生“乐不可以为伪”、“音不容造作矫情”的美学原理与此相关突出了诗词表意和语言的真实性,并引出首次提出的《诗经》“原义”的问题。“三家诗咸非其本义”,班固认为鲁诗最接近于诗的“本义”,也就是《诗经》中最原初的唱词乐谱形式,是班固对诗歌追本溯源态度的体现。《汉书.地理志》中,班固记述了各地的自然地理状貌和社会风俗,并引用《诗经.国风》的诗句互证。将地域风俗与当地的诗歌联系起来是班固诗歌观念中的创新,拓宽了他对诗“本义”追求的深度,班固认为从政治教化的角度延伸到地域风俗的角度更易于接近诗义的真相本身。班固在《两都赋序》中提出“赋者,古诗之流也。”在班固看来赋体与诗歌是源与流的关系,表现了班固对辞赋的正本溯源和对辞赋实用性和审美性的认识,而对屈原的评价中所体现的矛盾性,表明班固对屈原的“美政”思想的赞同与复归。
其他文献
教师是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大学教师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的质量。因此,如何让大学教师成为大学里的主体是各大高校值得思考的问题,同时促进教师发展也是各
《酉阳杂俎》是唐代的一部笔记小说集,作者段成式,晚唐著名志怪小说家。全书共三十卷,分为前集和续集,前集二十卷,续集十卷,每篇依据内容设有标题。书中涉及天文地理、医药矿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我国转型时期的重要举措,正在对各行业的结构性和体制性问题产生决定性影响。我国保险市场一直存在盲目追求利益而忽略产品质量和服务的历史性问题,这个
对广州白云区64个菜园土壤样本的研究表明,微生物碳与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效钾、阳离子交换量和有机质,微生物氮与土壤全氮、全磷、阳离子交换量及有机质.土壤基础呼吸与土壤全
目的:通过对刺五加中的异嗪皮啶进行含量测定,以保证强力脑清素制剂的质量和疗效。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Waters C18柱(150mm×4.6 mm,5μm),乙腈-0.1%磷酸(20:80)为流动相,检测
全民健身运动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以及全民健身体系的不断完善下,群众体育迅速发展,而承担着全民健身重任的全民健身馆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建筑类型,作为专门为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慢性功能性胃肠疾病之一,其以反复发作腹痛和腹部不适为主要特征,同时伴有排便习惯的改变,但又缺乏诊断器质性
清代是诗、文、词等传统文学体式全面复兴的时代,诗歌的成就尤为显著。就地域而言,蜀中诗歌创作亦蔚为大观。蜀籍诗人,如“遂宁三张”、“罗江三李”等,曾享誉全国。李鼎元不
许地山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比较独特的作家之一,他有与众不同的精神追求和人生观,有深具传统道家特色的浪漫主义情怀,有不同于新文苑其他作家的文本书写和学术研究。许地
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与β-氧化脂肪酸遗传性疾病有关。其中最明显的可能是中链-酰基-辅酶A(COA)脱氢酶缺乏。作者对一婴儿猝死的和出生后第3天意外死亡的一个家族进行了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