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与之相比,社会事业的发展却明显滞后,并由此引发各种社会矛盾。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已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多次强调,社会事业事关国计民生,各级政府要多方努力,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努力推进社会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庆市作为中国西部目前唯一的中央直辖市,最大的特征就是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并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其社会事业发展状况直接关系众多城乡人民的切身利益。为了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2007年,重庆市成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此背景之下,为了全面了解重庆市社会事业发展状况,本文运用指数法、选取东部的福建省、中部的吉林省、西部的陕西省以及全国平均水平为比较对象,以近十年统计年鉴为依据,通过对比得出重庆市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依然很低,社会事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接着笔者就其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首先,本文系统阐述了研究社会事业的重要意义,指出社会事业的研究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发展、政府决策的优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社会转型、构建“体面社会”等多方面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接着,笔者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做了系统的总结和评述。然后,笔者针对以往研究的不足,借鉴其它研究方法,参阅政府相关文件,构建了一个可操作性较强的社会事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评价指标的计算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此基础上,笔者依据近十年的统计年鉴资料,利用指数化转换法,通过和东部的福建省、中部的吉林省、西部的陕西省以及全国评价水平进行对比研究,得出重庆市社会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通过对比研究发现,目前重庆市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依然很低,有待进一步提高。重庆市社会事业性发展水平低受诸多因素制约,比如社会事业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单一,社会参与度低;二元经济结构导致社会事业发展失衡;公共财政制度不完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不科学。最后本文给出了推进重庆市社会事业发展的政策建议,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多方共同努力、采取多项措施,如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推动政府转型,加快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步伐;加大财政投入,调整支出结构;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健全社会事业发展绩效评估与问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