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中国的发展状况来看,经济转型和技术进步为我们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使得我们的人均收入水平普遍提高。但是,在高速经济增长的背后,人们的幸福水平却不升反降,问题出现在哪里?是绝对收入水平下所折射出的人们相对收入差距的扩大降低了人们的幸福水平,是机会不均等的延续抑制了人们幸福水平的提升,还是其他非经济因素阻碍了人们幸福水平的提升?现有研究从绝对收入、相对收入差距、机会不均等视角作出了回应。但是,事实上,居民幸福感在受到经济因素影响作用的同时,还受到周围环境、关系等社会网络因素的影响。由于现有研究大多立足于经济学视角来寻求解决“幸福困局”的途径,而对社会网络影响居民幸福感的机制研究相对较少,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国内幸福感研究的社会网络领域,进一步寻求解决“幸福困局”的新办法。本文借鉴国外有关社会网络与幸福感的最新研究成果,立足于我国经济转型的时代特征和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在阐明了社会网络影响居民幸福感的一般机制后,利用WVS(2012)微观调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Ordered 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以及逐步回归法深入分析社会网络通过社会信任渠道、社会比较渠道以及社会活动参与渠道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社会网络通过社会信任渠道对居民幸福感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特殊信任对幸福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一般信任因子是居民幸福感的重要促增因子,政府信任和社会团体组织信任对幸福感具有不可忽视的正向影响作用。第二,社会网络通过社会活动参与渠道对居民幸福感产生潜在的影响作用。第三,社会网络通过社会比较渠道对居民幸福感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具体来看,居民的经济满意度越高、自评的社会阶层越高,其幸福感水平也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