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迁安铁尾矿沙棘林生物量及其生长特性的研究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new_you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矿产资源开发在为经济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是对土地的扰动和植被的破坏,解决这些环境问题方法就是对其进行生态重建。研究和揭示唐山迁安铁尾矿区人工沙棘林的生长特性、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变化规律,对该矿区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对该尾矿区沙棘的地径和树高生长过程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对其生物量空间分配和生长动态进行了分析和模拟。研究的开展基于标准地调查,对现实林分的生物量研究和测树因子间相互关系的研究采用标准木法、回归分析法以及收获法,而沙棘的生长过程分析采用年轮测定法结合生物量模型进行估测。研究表明:1)铁尾矿沙棘的地径和树高、地径和冠幅之间,以及各器官生物量以及总生物量和地径、树高和冠幅之间,均存在着极显著或显著的相对生长关系。利用地径和树高双因子建立了沙棘生物量回归模型,模型相关性显著,均可在实际生产中应用。2)沙棘林分总生物量为13.442t·hm-2,其中各器官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大小依次为:枝(37.34%)>茎(35.17%)>根(20.45%)>叶(7.04%);对沙棘生长模型进行了探讨,确定了其生长模型W=a(D2H)b,且相关性显著;对沙棘解析木各器官生物量的回归分析表明,除了叶的生物量和地径、树高和冠幅三者的相关关系不明显以外,其他各器官生物量与之的相关关系均表现为显著;沙棘林分生物量主要集中在地径3cm—6cm的植株,占林地总生物量的69.88%;单株根和叶的生物量随着地径的增大其所占比例逐渐减小,而茎和枝的生物量随着地径的增大逐渐增加;沙棘林的初级生产力为1.493t·hm-2·a-1。铁尾矿沙棘标准木根系生物量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在0—20cm的土壤当中沙棘的根系分布密集,80cm以下分布很少。3)铁尾矿沙棘地径、树高和生物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长,且生长趋势可用二次或三次函数描述。三者的连年生长量变化趋势存在较大差异:地径生长在生长初期(第1—3a)较快,而后(第4—5a)则生长开始有所减慢,而在第6a和第7a生长比第5a略有增加;树高的连年生长量的总体趋势是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的,且在第5a达到最低状态,而在此后的两年中树高连年生长量并不再继续降低,且变化不大;生物量生长过程可以用“加快—减慢—加快”来概括,在前3a速度不断增加,第4a增加不明显,随后在第5a生物量积累量骤然降低,在第6a和第7a又有所增加。研究认为沙棘能够适应迁安铁尾矿区贫瘠、恶劣的土壤条件,基本满足了改善迁安铁尾矿区的生态环境的需求,适合作为该矿区的生态重建先锋树种。但需采取适当的抚育管理措施,使其在矿区更好的发挥其生态功能。
其他文献
林隙是森林景观格局中存在的一种广泛的干扰现象,林隙的形成使得到达森林群落内部的光照、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温度、水分等小气候因子发生了显著变化,从而造成林内土壤
近年来,生态学界越来越关注“受干扰”生态系统的研究,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主要生态过程的影响以及森林生态系统对干扰的响应等问题,已成为森林生态研究领域的国际前沿与热点。桉
期刊
期刊
目前,儿童教育市场已进入个性化消费时代。在此背景下,儿童教育因其常常与儿童特定的发展阶段和特定的成长需求相联系,而日渐成为一个对个性化要求较高的领域。    近年来,针对儿童消费的产品品种越来越多,花样翻新越来越快,功能越来越复杂,儿童消费市场表面上是一片繁荣;但是,消费者对此却似乎并不满意,一项调查显示,对目前儿童消费市场状况较为满意的消费者还不到10%,而回答不满意的竟占到了60%以上。那么现
蔷薇科树种在国内外均有很长的栽培应用历史,其花、叶、枝、干、姿都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蔷薇科树种的生态适应性很强,在不同城市绿地中均有种植。由于南京市位处南北气候过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