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患者胃肠道症状、证候与高磷血症的关系探讨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yanxia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胃肠道症状、证候情况,调查饮食中磷的摄入量,并收集同期血清磷、钙、甲状旁腺激素、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等生化指标,进而探讨胃肠道症状、证候与高磷血症的关系,从而为中医从脾胃调节钙磷代谢的理论奠定初步的研究基础。方法:本研究选择2013年9月至2013年1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病例。根据患者胃肠道症状分级量表(GSRS)、脾虚湿浊信息采集表、24小时膳食回顾调查表进行信息采集。从中筛选出具有胃肠道功能紊乱的患者,根据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对病人进行辨证分型,并请血透中心两位主治以上的临床医师复核确定证型为脾虚湿浊型的患者,另外回顾调查患者24小时膳食以了解患者饮食中磷的摄入情况。血液检查项目均于透析前采血,统一于医院检验科检测。运用相关性分析探讨患者胃肠道症状、证候与高磷血症之间的关系。结果:最终共纳入病例147人,存在胃肠道症状者总计145人,透析病人中胃肠道症状的发生率高达98.6%,其中腹痛、反流、消化不良、腹泻、便秘的发生率分别为54.5%、42.1%、91.7%、51.7%、59.3%。辨证为脾虚湿浊证与非脾虚湿浊证的二组患者在消化不良的构成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GSRS评分显示,胃肠道症状的严重程度上脾虚湿浊证组较非脾虚湿浊证组严重(P<0.05)。调查还显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发生率高达61.2%(90/147),其中89名患者诉有胃肠道症状;大多数血磷达标的患者也同样存在胃肠道症状(56/57)。胃肠道症状及证候、性别、年龄、原发病、合并病、用药情况、血肌酐等生化指标与高磷血症的发生无明确相关性(P>0.05)。饮食摄磷与高磷血症有相关性,为高磷血症的危险因素,使高磷血症的升高的风险增加1.004倍。结论:①血透患者具有较高的胃肠道症状发生率,其中消化不良最常见,其次为便秘、腹痛,并且程度多为轻微、轻度,但也存在部分中度、中重度的可能影响患者的生活。②脾虚湿浊证患者与非脾虚湿浊证患者在消化不良的构成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且脾虚湿浊组患者整体胃肠道症状、腹痛、消化不良的程度较非脾虚湿浊组患者重。③胃肠道症状、证候及高磷血症之间暂未发现存在相关性。④饮食中磷的摄入量与高磷血症的发生存在正相关性,应从饮食着手控制血磷。
其他文献
试验于2013-2014年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大兴试验基地进行,选用夏玉米品种纪元101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灌溉水平(0.65E、0.30E、0.15E)和3个施肥水平(540Kg/hm2、285Kg/hm2、0Kg/hm2
历史上的琉球王国(即日本国冲绳县),是位于中国东南太平洋上的岛屿国家。中国古代史书《隋书·流求传》就有关于古琉球的记载,这成为研究琉球最早的文献资料。明洪武五年(137
幼儿园大型户外建构游戏具有空间大、材料丰富的特点,能够支持幼儿深度学习,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借鉴体验学习循环模式,结合幼儿游戏特点,对大型户外建构游戏进行课程化探索,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