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丹缝合带是划分秦岭造山带中的南秦岭和北秦岭的主要界线,并记录了商丹洋俯冲、消减直到闭合的过程。商丹带主要是一套火山-沉积岩系,可见典型的蛇绿岩套、大理岩、变质火山岩和变质碎屑岩等,岩相为绿片岩相至低角闪岩相。作为一个典型的构造带,前人对商丹缝合带的研究多为地球化学、岩体成因等,但是对此处韧性剪切带的构造变形特征、变形时代等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基础,通过对商丹构造带中段马鞍桥和沙梁子韧性剪切带进行野外宏观构造解析和室内显微构造的研究,结合EBSD组构分析法和黑云母40Ar/39Ar定年法,对韧性剪切带的构造变形特点、运动学特征、显微特征及构造演化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认为:(1)沙梁子和马鞍桥韧性剪切带分别为商丹构造带弧前沉积楔形体的南北边界,呈东西向线状延伸,两条剪切带具有相似的运动学特征,均为左行韧性剪切变形。(2)沙梁子韧性剪切带变形矿物主要为石英、长石和角闪石。石英变形强烈,波状消光明显,多数为SGR重结晶和GBM重结晶,长石也可见波状消光,塑性变形、核幔构造等也有发育,角闪石变形后可见残斑。变形矿物组合及重结晶类型显示该剪切带为角闪岩相变质条件,石英c轴组构显示沙梁子的的滑移系统为菱面<a>轴滑移和柱面<a>轴滑移,推测其变形温度为400℃左右。(3)马鞍桥韧性剪切带的变形矿物主要为石英、长石、黑云母和绢云母。镜下观测到的石英变形强烈,有明显的波状消光,出现亚颗粒化和动态重结晶,多数为BLG重结晶,也有部分是SGR重结晶。长石呈残斑系发生脆性破裂,可见膨凸重结晶的型形态特征。该区域的石英c轴组构显示滑移系统为菱面<a>轴滑移和底面<a>轴滑移,推测变形温度不超过400℃。(4)沙梁子剪切带运动学涡度值介于0.83-0.99,马鞍桥剪切带的值为0.88-0.93,都显示为近简单剪切。结合马鞍桥和沙梁子区域的石英c组构开角,说明沙梁子处于剪切带靠近中心的位置,而马鞍桥处于剪切带靠近边缘的位置。(5)锆石U-Pb测年得出马鞍桥地区石英脉体的加权平均年龄是431.9±2.9Ma,代表了加里东期碰撞造山的产物,表明商丹洋在432Ma左右已开始闭合;黑云母40Ar/39Ar测年法测得样品的坪年龄是123.1±0.7Ma,反等时线年龄为123.1±0.8Ma,代表了燕山期的一起构造事件。(6)无论从矿体的空间形态还是从剪切带中花岗岩侵入的时间来看,剪切带的形成与金矿体的成矿有着密切的关系。黑云母40Ar/39Ar测年法测得样品的坪年龄为123.1±0.7Ma,即可认为它是马鞍桥韧性剪切带的剪切年龄。在剪切作用发生之后,形成了金矿床。在秦岭造山带不断俯冲、碰撞和拼合的过程中,距离商丹带较近的沙梁子韧性剪切带更好地记录了加里东期秦岭在造山时商丹带向北俯冲的过程,商丹洋在俯冲的时候温度升高;但是马鞍桥韧性剪切带保留了晚印支-燕山期的活动,变形温度较低,说明商丹带在这个时期活动已经减弱,转为板内造山演化阶段,或者还可能受到勉略洋向北俯冲的远程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