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与苏教版初中文言文相同篇目比较研究

来源 :延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ys200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上课的第一手资料,教材选择哪些内容、如何将这些内容科学编排在一起,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笔者将2016年新出版的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与极具地方特色的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出现的21篇相同篇目的文言文进行比较,分析其异同、优劣,对文言文教材的编写提出建议,为文言文教学提供帮助。本论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正文部分首先对两版教材文言文编写的理论依据进行比较,主要有课程标准和教材编写理念。由于两版教材都是新课标下的产物,但不同的编写理念,导致了两版教材在相同篇目的编排中存在差异。其次对两版教材文言文的编排体系进行比较,包括编排特点和编排位置。两版教材都采取先文白混编再文言文集中编排的方式,但相同篇目在两版教材中被编排的位置有所不同。再次是对两版教材文言文相同篇目的差异进行比较,包括对两版教材中相同篇目的文本、助读系统、练习系统的比较。在选文上,部编版教材更遵循原版;在课前提示上,部编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比较充分,而苏教版则略显不足;在练习题的设置上,部编版重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课外扩展阅读、加强写作训练、加强与现代汉语之间的联系,苏教版习题总量少,在字词类题目的设置上侧重对字词的辨析和扩展。最后对两版教材文言文共同篇目的选编情况进行评价,针对不足对编写提出一些参考建议:文言文的编排应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教材在选文上要选取权威版本的内容;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练习题的数量要少而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和训练,习题的设置要有弹性和程序性,并做好习题的监控与评价。
其他文献
近几年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大环境的改变,越来越多的教育从业者和研究者开始关注学习方法在教学中的渗透.笔者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发现,现阶段对于中学数学学习方法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一线教师如何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渗透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于从学生角度出发针对如何在实际学习中真正将切实有效的学习方法贯穿于课堂学习各个环节的研究并不多.本文主要对高中生数学学习方法的现状及对策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以函数单调性为例给
数学在信息时代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与不同学科相互融合,一起向前发展.所以数学学科在学生学习阶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中学数学的信息化教学也越来越普遍,这就对中学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了更大的要求.中学数学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在日常的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所以进一步探究中学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的提升策略也是了解中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通过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以及总结归
启发式教学一直是经久不衰的话题,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由于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启发式教学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启发式教学强调教师的循循诱导与学生的思维扩展相结合,一堂课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内容,还要为学生开阔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启发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更加重要的应用,高中是学生建立数与形数学思维的重要时期,也是训练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时期,所以本文以启发式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课程,人文性和工具性是其特点。新中国成立以来,语文课程一直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任务,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人才。2017年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教材是实施语文教育的凭借和载体,文选型教科书是其典型特征,将“中国革命传统作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语文学科对学生的培养要求也在逐步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是近年来语文课程改革下的产物之一,是语文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具体表现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先秦诸子散文是中国璀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录的相关文本更是文质兼美,同时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重要的教育意义。通过学习这部分经典文学知识,学生不
国俗语义是指在词汇的概念意义上添加历史文化、民情风俗、地理环境等文化色彩的语义。国俗语义是语义民族化的一种表现,它客观地反映了使用该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理念中明确指出,学生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将国俗语义的相关知识渗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与感受中华优秀文化至关重要,中学语文教材中包括许多蕴含国俗语义的词
练习系统作为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巩固知识、进行知识迁移与能力训练的载体,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指导反馈。一套高效、科学、合理的练习系统不仅体现了教材编写者的水平,也反映着课程对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基本要求。作为教材中连接教与学重要枢纽的练习系统,其质量的优劣一定程度影响着语文教学的整体效果。如何设计出一套具有最大使用价值的课后习题成为教材编写者与研究者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人教版教材与
写作过程是个人用语言文字表达情感与交流思想的过程。写作教学需要借助语文教科书来展开,写作系统是语文教科书中为写作过程提供指导、帮助和实践的文字材料和图片内容。写作系统作为写作教学的重要凭借,它的编写质量关乎写作教学的展开与学生写作素养的形成。2016年,凝聚着教育部教研专家心血的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在全国开始投入使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是部编版语文教材的首要理论依据,写作系统作
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指导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面,语文教科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统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经过四年的编写在2016年以全新的面貌在部分省市试用,2019年统编本在全国范围内使用。作为语文教科书的四大系统之一,助读系统是为了彰显编者意图、帮助学生自学、指导老师教与学而设置的一系列内容。本文以2016年由教育部审定、温儒敏
“名著”是我们与先哲进行思想沟通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纽带,阅读名著有利于滋养心灵,提升审美水平和文学素养,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对于学生来说,阅读名著是其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教师引导学生传承经典文化探索世界文化宝库的重要渠道。将“名著导读”板块纳入中学语文教材,旨在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论是人教版教材还是部编本教材,“名著导读”一直以来都是语文界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