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企业数量的增加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社会各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食品行业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社会责任履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断涌现使食品行业陷入信任危机,并因此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屡见报端的情况暴露了我国食品企业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也从侧面指出食品企业必须重视食品安全,提高对食品安全责任的履行水平。食品企业进行诸如ISO9000、ISO2200、HACCP等的安全认证是企业重视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表现,食品安全认证有助于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更好地保障产品的安全,从而更好地履行相关的社会责任。已有的对食品安全的研究主要涉及引起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以及提高食品安全的方法等方面,对于影响食品安全因素的研究,主要是单个因素的影响原理探究或少数几个因素的回归分析,对多重因素之间如何相互影响缺乏讨论。事实上,影响食品安全因素的原因有很多,并且各个因素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现有研究并不能很好的解释这些关联,因此,系统地研究和解释各种影响因素如何相互匹配以提高食品安全责任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从食品企业进行安全认证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介绍食品安全责任的概念及影响食品企业进行食品安全认证的因素。以制度理论为基础,根据企业面对不同制度压力下的合法性选择深入阐述各个影响因素发挥作用的机理,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究使命陈述食品安全关注度、媒体关注度、产权性质、股权集中度和企业规模等条件的不同组合与企业进行相关安全认证的关系,具体探讨多种因素如何组合能促使企业进行食品安全认证,从而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研究结果显示,各个因素不是独立对企业进行食品安全认证结果产生影响,相互匹配才能促使食品企业进行安全认证。具体研究结果表明:(1)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进行食品安全认证的倾向更高,且促进国有企业进行食品安全认证的因素组合更为多样化。(2)媒体关注度比较高的企业进行食品安全认证的意愿更强。(3)在国有企业中,企业规模比较小的情境下,较高的使命陈述食品安全关注度能促使企业进行食品安全认证;企业规模比较大的情境下,较高的媒体关注度能促使企业进行食品安全认证。(4)在非国有企业中,使命陈述食品安全关注度和媒体关注度同时存在的前因条件组合才能促使企业进行食品安全认证。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以制度理论为基础,以食品质量安全为切入点,补充了企业食品安全责任的研究,为研究食品安全和企业社会责任提供了新的视角;(2)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引入到食品安全责任的研究领域,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食品安全认证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通过探索食品企业进行安全认证的条件因素组合,明确食品企业确保质量安全的作用机理,给政府和公众监督食品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