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不寐的临床观察

来源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shin578212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周亚滨教授在临床中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不寐患者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 QI)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 A)的数据,观察其临床疗效,评价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根据标准纳入65名患者,采取自身前后对照方法,并于治疗前、第14天及第28天收集中医症候积分、PS QI及HAMA的结果。采用SPSS22.0数据分析系统,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均采用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对治疗前、治疗第14天及治疗28天后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采用Wi lcoxon符号秩检验的方法,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无统计学意义。结果:(1)从年龄分布情况得出,患病年龄平均在51.25±14.24岁,以中年患者居多。从性别分布情况得出,女性患者所占比重大,达60%。从病程分布情况得出,患者的患病时间最长可达4年之久。(2)从中医证候量化积分上可知,患者经过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后,治疗前与治疗第14天,治疗第14天与治疗第28天对比其差异皆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3)从治疗前后肝郁化火证型量化积分比较,可看出患者经过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后,治疗前与治疗第14天,治疗第14天与治疗第28天对比其差异皆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4)从PSQI积分可得出,患者经过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后,治疗前与治疗第14天,治疗第14天与治疗第28天对比其差异皆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从PSQI积分判定疗效情况可知,总有效率为92.0 6%。(5)从HAM A积分可得出,患者经过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后,治疗前与治疗第14天,治疗第14天与治疗第28天对比其差异皆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 1)。从HAM A积分判定疗效情况,总有效率为90.4 8%。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可以明显改善不寐(肝郁化火证)患者的临床症状,能显著降低中医症候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 A)的结果。本方对睡眠障碍并伴有焦虑症状的患者尤其效佳、且安全性尚可。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加味甘草附子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课题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7例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的患者,给予中药汤剂加味甘草附子汤治疗12周,并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第6周、治疗第12周的症状体征、中医证候积分、DAS28评分、VAS评分、实验室指标(ESR、CRP、RF)的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数据分析采用SPSS25.0进行统计
目的:观察羌活胜湿汤加减对风寒湿痹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其确切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通过对于符合风寒湿痹型强直性脊柱炎纳入标准的57例患者给予羌活胜湿汤加减治疗2个月,记录治疗前与治疗后的4周、8周的BASDAI积分、BASFI积分、疼痛VAS积分、中医证候积分、枕壁试验、Schober试验结果、ESR以及CRP的水平,对所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羌活胜湿汤
目的:系统评价升阳益胃汤单独或联合用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根据本次课题制定合理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并进行相关检索,采用计算机网络的方式,以“升阳益胃汤”“胃炎”“慢性胃炎”“随机对照试验”为检索词,综合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及Pubmed等医学数据库。检索时间范围是自建库以来至2020年10月所
目的:通过运用加味六味地黄汤治疗肝肾阴虚型CKD3-4期合并皮肤瘙痒症的患者,来探究本方的临床疗效。方法:本课题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肝肾阴虚型CKD3-4期合并皮肤瘙痒症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所有患者均来自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门诊和病房,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加味六味地黄汤,对照组加用药用炭片,观察时间为4周。收集两组患者
目的: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发病特点进行研究,总结其辨证、用药及针灸选穴的相关规律,为中医辨治本病提供更多思路及发向。方法:本研究入选资料均源于2018.09-2020.09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病三科门诊患者,用WPS Office Excel建立数据库,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总结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特点以及证治规律。结果:1.本次研究中,男性113例,女性136例。女性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hronic Non-atrophic Gastritis CNAG)又称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一种表现为胃黏膜的慢性炎性改变,但无萎缩性改变,可伴随胃黏膜糜烂、充血、水肿等异常变化的胃部疾病。本课题研究以数据挖掘的方法,对中医名家治疗CNAG的用药规律进行研究。目的:分析中医名家治疗CNAG的医案,得出本病的基本病机及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国内常用的3个医学文献电子数据库中国
目的:探究益气通瘀汤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病科门诊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西药和益气通瘀汤联合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两组受试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NT-proBNP水平、6分钟步行距离、E/A比值以及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情况,分析两组方法疗
目的:搜集整理相关文献,运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The Cochrane Library,Pub Med和EMBASE。检索发表于2021年1月前,运用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纳排标准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枳术宽中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客观评价枳术宽中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医学证据。方法:通过电子网络及手工搜索在国内外数据库中检索关于枳术宽中胶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随机对照试验(RCT)的中英文文献,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0年12月31日。文献中的研究对象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试验组采用单独应用枳术宽中胶囊
目的:观察加味交泰汤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提供新依据。方法:选取60例符合病例筛选标准的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加味交泰汤口服,每日两次,服法为分别于午餐后半小时、睡前1小时服用。对照予艾司唑仑片,每日一次,服法为睡前半小时服用。两组的疗程均为4周。记录两组治疗前后PSQ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和SPIGEL评分。比较两组评分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