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农村建设关乎着城乡战略统筹目标的发展,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促进城乡和谐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近些年来,虽然衡阳县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由于城乡矛盾大、建设时间相对较短、深层矛盾大、实践经验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示范功能不理想、规划与建设速度慢、农产品性价比低、资金投资量小、农民参与少、生产方式不协调。衡阳县的农村有着良好的地理、人文优势,在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带动之下,农村经济依然有一定的发展区间,这也是衡阳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优势所在,这也是本文提出“城乡一体化”新农村规划的基础所在。本文第一章为绪论,对新农村规划研究的意义、内容、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第二章新农村规划的相关理论,分析国内外新农村规划的研究现状,提出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并从从生态学理论、聚集地理学、乡村地理学与城乡一体化的角度分析新农村规划的相关理论与可行性;第三章是衡阳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建设发展优势及建设存在的问题;第四章举例探讨适合衡阳县特色的新农村建设发展的规划模式。一是以产业结构调整、推行现代农业为主的衡阳县金溪镇上峰村新农村规划建设;二是以美化乡村环境、打造特色产业为主的衡阳县台源镇长青村新农村规划建设;三是以科技创新、城乡统筹、发展区域经济为主的衡阳县国家示范园规划建设;第五章为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