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C和LaB6对ZrC陶瓷力学与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iveadvan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高温陶瓷作为防热材料在航天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碳化锆(ZrC)属于超高温陶瓷的一种,具有熔点高、硬度大、断裂强度高、导电(热)性好、耐腐蚀的优点。但是ZrC难烧结、断裂韧性低、抗氧化性差,严重限制了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为了提高ZrC陶瓷的综合性能,本文分别利用SiC和LaB6作为添加剂制备了ZrC基陶瓷,对复相陶瓷的烧结行为及微观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系统研究了添加剂对ZrC陶瓷力学性能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通过热压烧结、无压烧结以及放电等离子烧结方法制备了ZrC-SiC陶瓷。SiC可以降低ZrC晶粒生长速率,消除晶内孔,进而细化ZrC陶瓷的组织结构并提高ZrC陶瓷的致密度和室温力学性能。SiC粒径越小,越有利于ZrC的烧结且陶瓷组织结构越精细。原始ZrC粉末经过高能球磨后烧结驱动力增加,提高了ZrC陶瓷的致密度。引入2wt.%石墨提高了ZrC的扩散速率,降低了ZrC的烧结温度。ZrC、Si、石墨混合粉末经过球磨后具有优异的烧结性能,1800℃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的ZrC-SiC陶瓷相对密度超过96.1%,并表现出了优异的力学性能。  研究了ZrC-30vol.%SiC陶瓷空气中800~2100℃的氧化行为。探讨了不同体积含量及不同粒径SiC对ZrC-SiC陶瓷1300℃和1500℃氧化行为的影响。详细分析了氧化层的微观组织结构及相组成并研究了氧化层的生长动力学,揭示了ZrC-SiC陶瓷的氧化机理。800℃和1100℃氧化时引入SiC降低了ZrC的抗氧化性。1300℃氧化时引入SiC提高了ZrC的抗氧化性,小粒径SiC更有利于提高抗氧化性。1500℃氧化时引入10、20vol.%SiC降低了ZrC的抗氧化性,引入30vol.%SiC提高了ZrC的抗氧化性,SiC粒径对ZrC-SiC抗氧化性影响不大。1300℃和1500℃氧化时ZrC-SiC陶瓷的氧化层能够形成双层结构。外层为白色并含有较多气孔,由ZrO2、SiO2、少量C构成;内层为黑色且致密,由ZrO2、SiC、大量C构成。内外层的生长速度与氧化温度、SiC的含量以及粒径相关。高温(~1700℃)和超高温(~2100℃)氧化时,ZrC-SiC陶瓷氧化层中 SiO2含量降低,气孔数量增加,氧化层保护能力下降。  采用LaB6作为ZrC的添加剂,利用反应热压方法制备了含有 ZrB2和一种片层结构相的ZrC基陶瓷。原位生成的第二相细化了陶瓷的组织结构,提高了ZrC陶瓷的致密度以及断裂强度和断裂韧性,降低了硬度和弹性模量。原位反应生成的片层结构相表现出了一定的室温塑性,并能够导致裂纹偏转,有利于提高材料的断裂韧性。LaB6能够提高ZrC陶瓷的抗热震性及800~1500℃空气中的抗氧化性。抗氧化性的提高源于原位生成的ZrB2,片层结构相加速了基体的氧化速率。本文发现的片层结构相可能与La-B-C化合物有关。CeB6和GdB6也能够与ZrC反应生成类似的片层结构相,因此通过本文的方法有望制备出更多新的含有稀土族元素的片层结构相。
其他文献
三元硼化物陶瓷涂层的硬度高,耐磨性好,是良好的钢基体耐磨涂层。坡缕石由于其独特的晶体结构,是减摩材料的良好选择。将坡缕石添加到三元硼化物陶瓷涂层中,不仅保留了三元硼
作为农村重要的能源和基础设施,长期以来农村水电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农村水电在生态环境和安全运行等方面造成了诸多问题,亟需开展绿色改造。本文在全球环境基金(GEF)中国小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增值项目(GEF项目编号:6919)基础上,开展对中国小水电绿色改造研究。本文采用实地调查、资料收集、理论分析等方法,对参与GEF项目的中国小水电绿色改造进行研究,提出了绿色改造需要遵循的核心原则,总结并归纳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吐鲁番学研究院和龟兹研究院于2010年开始在吐峪沟联合开展了吐峪沟石窟寺考古发掘.这次发掘出土有佛寺建筑遗迹、壁画、佛经以及部分其他纸质文
过渡金属元素因其未填满的3d轨道而表现出丰富的价态,相应的氧化物也表现出多种多样的晶相和有趣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很多高科技领域都有广泛应用。人们在某些易变价的过渡金属氧化物的相转变研究中,发现伴随着晶体结构的改变,相应的物理化学性质也会发生很大改变,如电导率、磁性状态和电催化活性等,这些对物性的调控进一步拓宽和深化了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应用。本论文揭示了SrVO3和Sr2V2O7薄膜在氧气或者真空气氛中
学位
9月10日, 敦煌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首位博士后张景科出站答辩会在兰州顺利举行. 参加答辩会的评审专家有甘肃省地震局研究员石玉成、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吕功
期刊
氮化硼因其良好的耐热性和抗热震性,出色的透波性能,可以用于制备高性能的透波材料,满足航天透波材料的应用需求。氮化硼纤维因此成为航天用陶瓷基复合材料的一种重要增强体,是当
由于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性以及储量的日益减少,使得能源问题越来越突出,能源供给面临巨大的挑战。而氢气作为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受到广泛关注。氢气具有能量密度高、清洁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