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三三六”定性评价方法和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对四川苍溪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利用SWOT定性分析法,深入剖析该森林公园在资源、市场和产品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在SWOT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构建SWOT分析矩阵,采用SWOT-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定量分析法,通过专家问卷的方式对各层级因子进行权重分析,从而明确四川苍溪国家森林公园在SWOT矩阵中的位置,以此提出该森林公园生态旅游产品发展对策,为优化苍溪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市场、产品结构并促进生态旅游合理开发、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资料收集和走访,初步摸清了四川苍溪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在研究地共调查128个资源单体,其中自然景观类66个,人文旅游资源类92个,分属8个主类、25个亚类、64个基本类型。(2)采用“三三六”综合评价法对四川苍溪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进行定性评价,结果表明四川苍溪国家森林公园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和科学考察价值;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另外,森林公园旅游资源丰富,地域组合状况好,旅游容量大,市场开发前景和机遇广阔,施工方便,开发利用条件好。(3)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标准和评价等级,采用专家打分法,得出四川苍溪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资源质量良好。地文景观、生物景观、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及人文活动为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组成的核心部分。(4)利用SWOT分析法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森林公园具有区位优势明显、生态旅游产品多样、旅游资源类型多样、产品开发整体意识强、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较好等优势;国家和四川省都重视发展生态旅游、交通发展机遇、川北旅游环线建设和人们对旅游的需求日益增加等机会,但是也面临着生态旅游区交通设施滞后、文化资源发掘程度低和保护力度不够、市场薄弱、知名度不高、旅游产品规模档次不高、地域组合程度较低、旅游产品的季节性和游客需求层次越来越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等劣势和威胁。(5)采用SWOT矩阵和层次分析方法相结合,结果表明内部优势是四川苍溪国家森林公园发展的核心;区位优势和多样的生态旅游产品是苍溪国家森林公园发展的重要资源,具有较强的市场吸引力;生态旅游区交通设施是森林公园发展的制约因素;国家和四川省都重视发展生态旅游,以及交通发展机遇对森林公园的发展都具有较大的影响。(6)采用SWOT四边形进行战略选择,结果表明四川苍溪国家森林公园需要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开发,优化资源、市场、产品结构,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加强旅游监管,提高旅游质量,拓宽投资融资渠道,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产品营销力度,大力拓展客源市场,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和交通道路设施,加强文化资源发掘和保护,丰富旅游产品类型,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旅游需求才能不断促进森林公园健康有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