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itivity and Text Construction:From a Systemic Functional Perspective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d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系统功能语法将语言视为一个包括语义、词汇语法和音系/字系的多层次系统,各层次之间依次存在体现关系,即语义由词汇语法体现,词汇语法由音系/字系体现。因此,本研究认为作为语义单位的语篇也是由诸如及物性、语气和主述位等词汇语法资源体现的。但是,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完善系统的研究探讨作为语义单位的语篇是如何由词汇语法资源实现的。有鉴于此,本文拟基于语言的体现原则,探究词汇语法,尤其是及物性系统,与语篇建构的关系。   本研究的首要任务是对“语篇建构”这一概念进行理论描述和定义。在系统功能语法看来,语篇是对语言系统意义潜势示例和体现的结果,是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的载体;语篇建构要求说话人根据有关的语境因素从语言系统所提供的各种意义潜势中做出选择,并通过恰当的词汇语法资源将之实例化。本研究据此将语篇建构定义为是由词汇语法手段实现的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三位一体的动态的语义体现过程。在对语篇建构这一语义建构过程的理论描述基础之上,本文从语篇语义视角,根据词汇语法和语篇语义之间存在的体现关系,着重探讨及物性系统的语篇建构功能。   本研究认为,及物性在将语言系统意义潜势实例化为语篇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体现语篇语义的过程中,及物性不仅能够体现概念意义,它还具有体现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的潜势。具体地说,及物性的语篇建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及物性是对经验的识解,把现实世界中的经验建构在语篇中,体现概念意义;2)及物性系统与语气系统相互作用,同时作为一种语篇评价资源,使得及物性具有建构人际意义的潜势;3)及物性与主位结构密切联系,同时及物性过程参与者的选择也与语篇的衔接密切相关,参与者追踪有助于确立语篇衔接链,因而它也具有建构语篇意义的潜势。   通过实例分析,本研究发现及物性在语篇各个语义分支建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建构概念意义,它还同时具有建构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的潜势。最后,本文构拟出了及物性与语篇建构的关系示意图,以揭示及物性在语篇建构中的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尤金·奥尼尔,美国戏剧之父,先后四次获得普利策奖,193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乃迄今获此殊荣的唯一的美国戏剧家。他给美国文学带来了真正意义上的严肃戏剧,确立了美国戏剧在
目的:本文以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 beta,Gsk3β)为研究对象,探讨Gsk3β基因在红鲫胚胎发育及成体组织中的表达模式,以及在镉金属胁迫下的分子应答初
语料库叙事学是从语料库语言学中衍生而来的一门崭新学科,其出现与发展也拓宽与深化了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的范畴与深度。目前,国内对语料库叙事学的研究尚属空白,国外学者对该
自从“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这一句子于2009年七月初在百度贴吧出现后,由此而产生的“寂寞”结构,即“NP+V+的不是A,是B”,便在各大论坛,个人博客甚至报刊杂志中迅速“走红
对隐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长久以来传统隐喻理论把隐喻看做是一种修辞格。但这种将隐喻看做语言现象的传统隐语观,自从1980年莱考夫和他的同事从认知角度提出了新的隐
本世纪初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中阶段课程改革始于2004年。实践证明,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实践主体——教师,“教师至关重要,改革最终发生在教室中”(
转喻的研究伊始于亚里士多德时期,最初被认为是用某事物的名称替代与其相关的相近事物的名称的一种特殊修辞手段。随着近年来认知科学和认知语言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转喻的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