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荒漠化已经成为世界关注问题,而灌木植物在防沙固沙工作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内蒙古是我国沙地面积最广的省份,为改变这种现状,有必要在提出解决方案之前正确评价生产力。本文基于内蒙古瞪口县地区的调查数据,用航空像片进行林业制图和植物测量,利用VirtuoZoNT系统对2006年内蒙古磴口县乌兰布和沙漠拍摄的130张航空像片,共10条航带进行了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并对其进行了正射投影纠正,生成了1平方公里实验区比例尺为1:1000影像图。本文以沙漠典型的白刺和沙枣为例,利用制作的正射影像图以及阴影测高法,进行了沙漠地区植物测量研究,包括白刺和沙枣东西和南北幅度、周长和高度等指标的测量。通过对航片数据的处理,建立了以冠幅、植株高度为变量的生物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利用得到的正射影像图以及阴影法进行的沙漠地区植物测量,其相对误差达到15%,基本能够满足沙漠地区植物调查的精度要求。2)经研究研究区植物生物量受冠幅、株高因子的影响,各物种生物量模型如下:白刺W=-33.92+6.53E-4(D2H)-9.86E-10(D2H)2+7.05E-16(D2H)3;沙枣W=0.0024(DH)1.0973;3)在生物量模型引入的因子中可以看出,冠幅(D)和株高(H)都被引入,说明影响白刺和沙枣生物量的主要因子包括冠幅和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