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妨害民事诉讼罚款制度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ax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罚款运行现状进行实证研究,离不开对罚款性质、构成要件以及功能的正确认识与分析。罚款的性质是一种诉讼法律责任追究方式,既有强制性,也有制裁性,这也决定了罚款功能的多重性。民事诉讼中的罚款制度旨在制裁妨害民事诉讼行为人,排除诉讼妨害,教育社会公众遵守法律规定,维护保障诉讼秩序,在民事诉讼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法律沿革方面,立法者不断提高罚款数额、扩张罚款适用范围,罚款制裁力度以及广度得到空前强化。在司法实践方面,却出现与立法相背离的发展趋势。罚款适用率低、复议救济虚化、适用程序乱、款项执行差、制裁力度不足等问题,严重掣肘其功能的发挥。罚款制度陷入困境的深层次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法律欠缺操作性、院长批准程序不合理、罚款数额立法不科学等制度因素,也有法官不愿适用、案多人少、专业化队伍欠缺、司法体制改革等非制度性因素。因此,完善救济监督程序,使罚款裁量权归位,进一步细化程序,衔接相关制度,是破除罚款制度运行困境的必要举措。
其他文献
上世纪末,转基因技术飞速发展并扩展到食品领域,由于现有技术手段无法明确转基因给人类带来的风险,因此对转基因食品添加标识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流趋势。笔者认为,在转基因技术发展的同时应特别注意食品安全的监管,从风险预防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对转基因食品实行强制标识,通过明确专项法规和具体标识规范内容来健全和完善我国的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第一部分论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并说明了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