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成和控制一直是材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近年来,纳米材料在磁学、光学和电子学等领域表现出与传统材料不同的性质,并由于其潜在和已开发出的巨大应用价值而广受科学家关注,因而纳米结构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多孔阳极氧化铝最早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被合成。20世纪中后期,纳米尺度形貌表征工具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于科研领域,使得对多孔阳极氧化铝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独特的纳米孔道结构,越来越受到纳米科研领域的重视。20世纪末期,二次阳极氧化方法的出现为多孔阳极氧化铝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做出了重大的推动。此后,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合成其它有序纳米材料的方法在纳米合成和应用研究领域得到了巨大的应用。
我们研究了氧化电压与多孔氧化铝孔间距之间的关系,发现在低电压区域孔间距随氧化电压的增加而增加,基本呈现二次函数的关系。随着电压升高,孔间距的增长速度减慢,逐渐趋于稳定。
延长氧化时间,我们制备得到了氧化铝纳米线。这是孔道过度参与化学反应的结果。
通过长时间的阳极氧化,在合成氧化铝纳米线的基础上,我们制备出氧化铝三明治结构。三明治结构由多孔氧化铝基底、中间层的有序微米“脊”状结构和项层的纳米线构成的氧化铝超薄膜构成。其中,“脊”状结构和氧化铝纳米线超薄膜的形成都受到RBC对流的影响。
通过改变阳极氧化电压的方法,制备出超常有序的氧化铝纳米线。对变压在超长纳米线生长中的作用作了合理分析。
以多孔氧化铝为模板,通过水热法合成不同形态的ZnS纳米材料,包括ZnS纳米粒子,纳米梭等。用荧光光谱对合成的ZnS纳米材料做了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