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细胞在癌性重编程中干性获得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humin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细胞在癌变过程中能够获得类似干细胞的特征,然而,它们具有的自我更新能力是从干细胞保留而来还是致癌因子赋予给体细胞的仍未知晓。本论文首先通过TEL-AML1诱导前白血病干细胞(Pre-LSCs)模型,在人脐带血来源的干细胞(HSCs,Lin~-CD34~+CD38~-CD49f~+)和祖细胞(MPPs,Lin~-CD34~+CD38~-CD49f~-)中分别表达TEL-AML1,小鼠移植实验(SRC)表明TEL-AML1的靶细胞为干细胞。为了进一步探讨靶细胞的干性潜能是否为TEL-AML1诱导Pre-LSCs所必需,我们引入了iBMI1敲除系统用以干扰干细胞的干性功能。通过小鼠移植实验,我们发现TEL-AML1在敲除iBMI1的HSCs中无重建能力也无法诱发Pre-LSCs。说明靶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对于TEL-AML1起始白血病发生形成Pre-LSCs至关重要。因此,我们推断白血病细胞具有的干性可能是从干细胞保留而来。为了进一步探讨分化了的细胞获得干性和恶性的分子机制,我们首先通过分析发现IKZF1基因突变的白血病细胞具有共同的干性特征谱系,因此我们把IKZF1基因缺失导致的一个常见亚型IK6作为模型,将其导入人的早期造血细胞并移植入小鼠体内。我们验证了IK6确实可以显著提高干细胞的干性潜能,但同TEL-AML1一样不能赋予祖细胞以干性。于是我们进一步考察IK6对由干细胞分化而来的B淋巴细胞的影响。我们将一代小鼠骨髓中重建细胞按照免疫表型划分为干细胞富集群(CD34~+CD19~-)、B祖细胞富集群(Pro-B,CD34~+CD19~+)以及不成熟B和成熟B细胞富集群(IM/M-B,CD34~-CD19~+),并对这三群细胞进行了功能及转录组分析。体内SRC实验表明IK6阳性的Pro-B及IM/M-B细胞在二代小鼠移植实验中可以成功重建,即具有了干性潜能。RNA-seq数据分析表明IK6异位表达后的B淋巴细胞具有了与白血病细胞同样的干性和恶性表达谱以及其对应的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并且这些分子特征可以在白血病细胞中追溯到。综上所述,本论文提出了一个借由单个基因突变引发出的肿瘤发生模型,在此模型中单个基因突变即可引起体细胞重编程,使其具有与癌细胞相似的基因谱系特征。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对于洞悉体细胞的癌性重编程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对于研究肿瘤发生和在体细胞重编程中避免恶性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非洲的贫困和饥饿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挑战,而这与非洲农业发展落后有直接关系。分析了非洲农业发展存在的生产方式落后、农用物资及良种使用程度低、基础设施缺乏、生
近年来,随着钢铁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的实施,企业正向着大型化、集团化发展,原有企业管控模式及ERP系统需要适时调整.论文详细介绍了根据集团型钢铁企业管控模式、特点以及对ERP
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按照方案要求,省级和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在此背景下,为进一步完善新形势下的稽查工作机制,保障稽查机构的顺利运转,税务稽查部门在机构改革的过程中实施了跨区域稽查机构设置,废除县级稽查局,建立州(市)局的跨区域稽查局,确保执法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并实现扁平化组织管理,优化稽查资源配置,明确稽查职责和高效运转的目标。新成立的跨区域稽查局作为
报道了产于内蒙古赤峰地区的白粉菌目4属、20种.其中小檗球针壳是中国首次报道,旱金莲内丝白粉菌和绣球钩丝壳是内蒙古新记录种.所有引证标本均保存在赤峰师专菌物标本室.
<正>近日,中国农机院自主研发的苔麸(又称埃塞俄比亚画眉草,一种禾本科谷物,类似于小麦)播种机、收获机、清选机等全程机械化产品演示推广活动在埃塞俄比亚农业部举行,良好的
美国总统竞选辩论在选举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选举的最终结果产生了极大影响。作为一种独特而重要的政治话语形式,它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对美国总统竞选辩论的研
随着数字电视系统的发展,数字电视前端设备功能趋于复杂,针对各类型数字电视前端设备进行更加高效的管理在实际应用中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现有的B/S架构的数字电视前端设备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法同时测定南葶苈子生品及清炒品中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和芥子碱硫氰酸盐含量方法,并对比清炒前后2种成分含量变化。方法:采用NUCL
微课是网络化时代的产物,能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是一种全新的学习资源,有利于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步伐。结合研究与实践,探讨小学阶段微课的具体运用。
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assessment)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成为了热点。2001年和2011年颁布的课程标准,都将“评价建议”作为重点内容强调,同时,倡导教师将形成性评价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