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细胞来源的诱导多能干细胞研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anzhibo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诱导型多能性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iPS cell)是一种人工诱导获得的多功能的干细胞,可以由各种终端分化细胞诱导表达一系列特定因子生成。由于使用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 ES cell)进行科学研究和医学治疗面临人类伦理道德的阻碍,人们将越来越多的关注放在了诱导型多功能干细胞上。2006年,Yamanaka实验室通过表达不同的转录因子成功诱导小鼠体细胞成为iPS细胞。2010年Rudolf Jaenisch和Thijn R.Brummelkamp实验室成功将来源于人类慢性髓性白血病(human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的癌细胞诱导成为iPS细胞。但是迄今为止,实体肿瘤细胞是否能够被诱导为诱导型多能性干细胞还不清楚。我们应用piggyBac转座子和四环素介导的基因表达系统,在小鼠黑色素瘤来源的B16-F10-2B2细胞株表达四个转录因子(Oct4, Sox2, c-Myc和Klf4),诱导其成为肿瘤来源的多能干细胞,即B16-F10-2B2-iPS细胞。我们发现piggyBac转座子的转染效率约为0.1%,在第3周末形成与多能性干细胞形态相似的克隆的诱导效率约为1.0%,但其形态具有异质性。分析发现,B16-F10-2B2-iPS细胞具有部分干细胞特征性基因的高表达,如Rex-1、Nanog和Oct-4。但B16-F10-2B2-iPS细胞同时也表现出部分不同于ES细胞和iPS细胞的性状,如第5周时碱性磷酸酶染色呈弱阳性。我们的结果表明,从实体瘤诱导的iPS细胞可能有多个阶段,需要更多的内源性和外源性的因子。我们建立的小鼠黑色素瘤来源的iPS细胞诱导系统为进一步研究肿瘤发生发展、干细胞和细胞分化的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正> 1989~1990年根据全国水稻叶令模式研讨会的精神,在省内前郭县红光农场开展了水稻叶令模式研究。初步明确了在吉林省条件下,水稻叶片生育进程与水稻其它器官生育进程的相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山西组1段(山1段)下石盒子组8段(盒8段)粗相带砂体大面积分布特征,通过古地理背景分析和大量岩心观察,提出山1段盒8段具有“洪水成因型”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
基于全球52 928个油气藏压力特征统计,从盆地类型、储集岩性、储层物性、油气藏温度、油气相态等5个方面出发,对深层和中浅层油气藏压力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盆
水力压裂改造后的残渣伤害一直是制约压裂改造效果提高的关键问题。常规破胶实验以及导流能力实验结果表明,瓜胶压裂液破胶过程产生的不溶物会导致储层受到伤害,并通过实验进
最近十年是房地产业飞速发展的十年,经过十年的发展,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最重要的民生产品以及最强劲的内部需求,是最有效的财富储藏手段。对于我国的
目的:本研究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类泛素基因FAT10的相互作用蛋白,明确FAT10在肝癌细胞Hep3B中相互作用的蛋白,为探讨FAT10蛋白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