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UTOSAR规范的E2E通信安全研究

来源 :重庆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lyE981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汽车与通信、信息等多领域的跨界融合迎来了汽车行业的智能网联化时代。智能联网的加入不仅提高了驾驶员的驾驶体验感,减缓了驾驶员的驾驶疲劳,同时也降低了汽车事故的发生。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遇到ECU被攻击时,则可能面临部分ECU失控影响驾乘人员安全,或在停车时被控制解锁造成车主财物损失等诸多问题。目前,引导汽车电子软件发展的AUTOSAR组织通过E2E(ECU to ECU)通信防护的方法来解决ECU所面临的网络通信威胁,进而确保汽车可以安全正常使用。本文以E2E通信策略为研究对象,用AUTOSAR规范作为理论依据,通过Linux嵌入式进行ECU开发,并在此基础上对E2E的通信安全进行研究,以期为实现ECU安全防护确保汽车通信安全。具体研究及成果如下:1、从AUTOSAR架构进行研究,对其模块化开发、模块化集成、模块化功能进行了分析,理解模块化思路去研究嵌入式开发。明确了其E2E通信安全策略的流程及Linux嵌入式方式开发的可行性。2、对嵌入式系统TOPPERS进行分析目标嵌入式系统TOPPERS/ASP3内核的功能规范,了解并分析该目标嵌入式内核的基本功能和AUTOSAR OS的区别。明确了内核和AUTOSAR OS的联系及如何进行相应的开发方式。3、根据AUTOSAR OS规范进行模块函数化设计对应的系统功能,并在硬件上集成运用,通过在硬件上的嵌入式系统加入对应的E2E通信中间件,并对相应的抽象接口进行配置设计,使之功能可以满足进行E2E通信的安全标准。实现了本设计的最终目的,在嵌入式中完善了其E2E功能,并可进行E2E策略的运行。4、通过在CANoe仿真环境中搭建虚拟模拟环境,进行节点的网络测试来验证实验成果所设计的ECU能够达到ECU之间通信的安全防护。以期为当研究者在没有足够的软件设备的情况下去开发ECU并实现其通信安全功能保证汽车安全时,可以选择通过Linux嵌入式的方法去开发实现其安全防御功能,从而为后续在通信安全的开发方式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能源及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节能减排越发是当今时代都要倡导和实施的重要措施。数控机床作为机械制造业的主要生产设备,数量众多,使用过程中具有高能耗、低能效等缺点,是制造业生产加工中需要节能减排的重点对象。而建立数控机床加工能耗预测模型,实现有效预估各工艺参数下的能耗信息是促进数控机床节能减排的基础。因此,本文以数控车削加工系统为研究对象,对数控机床加工过程能耗模型建立和预测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引入灰
我国疆土广阔,动物资源丰富。鸟类资源的比例在动物资源中占据了较大比例,对于鸟类的保护工作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鸟类识别属于细粒度图像识别,对于鸟类图像的识别,存在类间差异小,类内差异大等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提出二种基于弱监督学习的方法。分别为基于反复CAM(Class Activation Mapping)网络与双线性网络鸟类识别方法和基于对抗互补注意力与跨层
表面介质阻挡放电(SDBD)等离子体作为一种新兴的主动流动控制技术因其激励器结构简单、响应迅速、功耗低、易于布置等优点,已经逐渐成为流动控制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同时,由于全球能源日渐枯竭以及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人们对于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及尾气排放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拟将表面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主动流动控制技术应用于汽车尾流流动控制研究,通过对比控制前后气动力及尾流流场变化,阐述了等离子
本文针对芬斯勒流形的Berwald数量曲率、独角兽问题以及具有消失的平均陈曲率的芬斯勒度量的相关问题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果.首先,本文研究了E-曲率与Berwald数量曲率的关系.进一步,证明了具有消失的Berwald数量曲率的Landsberg流形是Berwald流形,并且证明了具有消失的Berwald数量曲率的(α,β)度量不存在广义独角兽.其次,本文研究了具有消失的平均陈曲
基于深度学习的文本分类方法已经是目前文本分类领域研究的重点,该方法是通过将自然文本转换为数字文本,然后提取文本特征、并构建对应神经网络,进行模型的训练,达到较好的文本分类效果。当前效果最好的深度学习模型是预训练语言模型(BERT、ALBERT等),这一模型可以减少文本分类的训练时间以及提升文本分类任务的训练效果。但也存在处理中文短文本效果欠佳、对复杂情感词语处理不好等诸多问题(处理文本时对文本的时
增程式电动汽车是解决当前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短、充电时间长、充电设备有限的一种良好方案。增程器作为蓄电池的充电设备,对提升续驶里程具有重要作用,其核心部件和控制系统是增程器技术开发的重难点。增程器用发电机的设计要求效率高、输出电压稳定、体积紧凑,而永磁同步电机是当前使用广泛的电机类型,也是未来电机的主流。因此,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以增程器用永磁同步发电机为对象进行设计与优化工作。首先,通过阅读文献,概
准双曲面齿轮传动是后桥广泛采用的齿轮传动形式之一,具有传动比大、承载能力强、传动平稳、噪声低等优点。随着传统微车企业车型升级,客户对车辆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整车企业也对后桥的NVH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后桥主减速器齿轮的传动噪声是评价后桥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噪声大也是齿轮的主要故障模式之一,因此控制齿轮噪声显得至关重要。传动误差、接触印痕是决定齿轮噪声的主要因素,在后桥总成设计时考虑系统支撑刚性
角位移是测量中最基本的物理量之一,随着先进制造业与测试计量等领域的快速发展,精密测量技术对测角系统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也诞生了多种精密测角。针对常用的两种角位移传感器,圆光栅存在栅线加工难度大制造成本高,以及旋转变压器各对极一致性难以得到保证等问题,作者在前期光场式时栅角位移传感器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从LED的照度分布特征出发深入开展了光源均匀性设计及误差理论研究,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开
面对国际市场的经济性要求和日益严苛的轻量化需求,复合材料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广泛应用于各领域。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复合材料逐渐替代传统的航空材料。连续纤维增强材料作为复合材料的一种,其可设计强,通过铺层优化可以充分发挥出材料的优势,进而达到减重增益的效果。然而纤维增强材料因其组分材料的各向异性和非均匀性等特点,会增加设计变量的离散性和铺层信息规模,提高了优化设计的难度。同时,在进行减重优化后可能会造成结
地震、飓风以及洪水等灾难性事件的频繁发生会严重影响工程结构的健康状态并诱发潜在的危及生命的情况。这些外力的影响在设计之初是不容易被预测到的。由于这些原因,近年来被称为结构健康监测(SHM)的技术已经出现,为工程学科的不同分支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结构健康监测的主要目的是在结构的使用寿命内检测结构或材料的性能退化程度。SHM系统中包含有大量的节点阵列,这些节点连续地监测一定数量的传感器,根据所监视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