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深入探究高超声速进气道自起动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而建立高超声速进气道自起动性能的预测方法,本文通过数值仿真手段对不同内收缩型面的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加速自起动过程开展了相关研究,并进一步通过改变入口边界层厚度来探寻决定进气道起动性能的关键性因素。首先,为了探寻内压缩段几何型面对高超声速进气道加速自起动性能的影响,对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不同唇罩压缩角和上方不同拐平过渡半径的内收缩段型面进行了气动设计,针对各内收缩段方案的加速自起动过程进行数值仿真,对比了不同方案对自起动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内收缩段型面对高超声速进气道自起动性能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在内收缩比一定的前提下,内收缩段上壁面曲率半径的变化对进气道的自起动性能有一定影响,且其对进气道自起动性能的改善效果随着唇罩压缩角度的减小而增强;内收缩段上壁面型面改变导致的下壁面跨主分离包压缩强度的变化是进气道起动性能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然后,通过主动给定初始流场下的边界层厚度的方式来探寻入口边界层厚度变化对高超声速进气道自起动性能的影响,对简化的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不同边界层厚度条件下的流场加速自起动过程进行数值仿真研究,得到了不同边界层厚度下的进气道自起动性能、自起动过程中主分离包高度、跨主分离包压缩强度以及粘性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边界层动量损失厚度与无量纲压升对进气道起动性能具有重要影响,随着来流马赫数的增加,动量损失厚度的减小对促进进气道起动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