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边PPMs环境贸易措施是当前WTO体系内环境与贸易之争的一个焦点问题。从理论上讲,它直接关系到了WTO诸多核心原则和规则的解释和适用,如由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构成的非歧视性原则、普遍取消数量限制以及环境例外规则;关系到对很多国际法中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如单边行为、国家法律规章的域外效力问题、与环境相关的国家主权问题、防止隐蔽的贸易保护主义等。从实践上讲,它关系到WTO争端解决机制对相关环境贸易争端的正确处理,关系到发达国家将其作为新型的贸易壁垒而推行的贸易保护主义,关系到我国作为一个出口大国其对我国出口贸易的限制与影响。本文主要以GATT/WTO案例为依据,通过对相关经典案例的深入剖析和研究,澄清单边PPMs环境贸易措施与WTO规则之间的关系,理顺争端解决机构对待该措施态度变迁的脉络,及时捕捉到新的发展趋势,为我国成功寻找应对方案做好理论铺垫工作。
本文拟分为五部分对单边PPMs环境贸易措施进行论述。第一部分首先对单边PPMs环境贸易措施的概念进行规范界定,并介绍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分类方法:第二部分通过对具体法条和案例的分析详尽考察其与WTO规则的关系,得出现行WTO规则在总体上对单边PPMs环境贸易措施持否定和限制态度,但在司法层面出现了一些承认其合法性的新趋势的结论。本部分涉及的法条包括GATT第1条、第3条、第11条、第20条以及TBT和SPS协议:第三部分对单边PPMs环境贸易措施与WTO冲突中无法回避的四个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包括单边行为、国家法律规章的域外效力问题、与环境相关的国家主权问题、防止隐蔽的贸易保护主义:第四部分分为外部方案和内部措施两部分对我国应如何应对单边PPMs环境贸易措施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特别是在外部方案中提出了“三步走”的策略;第五部分作为全文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