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沈从文是中国颇有争议的一位现代作家,在20多年的创作生涯里,他写作了大量内容复杂的小说.对于其本人小说和创作上的观点,曾经在历史上引起了些争论.沈从文一贯自称为"乡下人",其"乡下人"心态的形成及至于根深蒂固,对于小说创作的积极意义在于:"乡下人"心态不仅促成了他富有个性的题材领域和艺术思维的形成,而且使他触及到对生命原型的深层次的思考,使得其小说具有超越一般意义上的"田园牧歌"的美学风格.这种"田园牧歌"背后的"乡下人"心态的自觉追求,是作者自身在都市生存尴尬的写照,所以就不可避免地会与现代大都市文明有了碰撞.在碰撞的对立中,沈从文的小说开始了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呈现出其对文化心理选择上的重新判断.该文以沈从文的小说文本为纲,试图从其自身生活的经历、道德情感与艺术的执着和生命的认同三方面因素,解释出其在对待湘西文化和都市文化两种不同文化形态上心理选择上的坚守与退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