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控单元硬件在环仿真技术研究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_yd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汽车电子技术飞速发展以及市场竞争越发激烈的形势下,汽车电控单元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开发周期也必须更短。ECU(Electronic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硬件在环仿真技术可以方便的进行ECU软硬件的调试、优化控制算法、进行极限测试、故障模拟等,大大缩短了ECU开发周期。传统的硬件在环仿真系统存在开放性差、通用性不强的缺点。国外产品大都不开放接口,难以进行二次开发;国内产品大都针对单一的对象,ECU变换或者升级时,难以满足通用性的需求。本文针对现有硬件在环仿真系统存在的上述缺陷导致开放性差、通用性不强的缺点,利用开放性的实时仿真平台,借鉴组态技术以及系统表示层与功能层分离的思想,提出了开放性和通用性更强的ECU硬件在环仿真系统的架构及其实现方法。   本文介绍和分析了汽车电控单元硬件在环仿真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及相关理论和技术,包括系统建模方法、软硬件接口技术、系统性能要求等。在对ECU硬件在环仿真系统进行功能和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就目前ECU硬件在环仿真系统的主流工具和方案进行分析和对比,提出了开放性和通用性更强的ECU硬件在环仿真系统总体架构。即利用开放性的实时仿真平台NI VeriStand,支持进行二次开发,满足开放性需求。通过规范的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工程文件描述仿真工作界面,进行系统界面表示层的自定制与重构,实现仿真系统界面表示层与功能层分离,满足通用性需求。   论文在ECU硬件在环仿真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软硬件设计。其中重点给出了实时仿真平台接口设计、控件库设计、界面表示层与系统功能层分离方法以及特殊仿真信号的设计方法和流程。利用实时仿真平台的开放性,设计了自定义的.NE工程序代替其工作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仿真系统的自定义功能扩展。控件库设计基于面向对象方法,提供组态操作的人机界面,并设计实现了XML仿真工程文件的生成及解析,达到了界面自动生成,满足了通用性需求。   论文最后应用开发完成的HIL仿真系统,对燃气发动机Simulink模型和ECU进行硬件在环仿真实验,验证了仿真系统的有效性。另外,利用电控单元标定装置进行系统联调,加快了该仿真系统的开发,方便了ECU在环仿真测试工作。   本系统可以根据需求方便的进行功能扩展,开放性好,并可针对不同的仿真对象快速配置仿真工作界面,无需手动编码,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其他文献
地表设计谱可以直接由抗震设计规范确定,而基岩设计谱主要通过专门的地震危险性分析获得.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会受到潜在震源区划分、地震活动性参数、基岩地震动衰减关系等诸
煤炭资源在我国能源构成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占我国能源的70%以上,并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是我国的主要能源。我国煤炭开采历史悠长、开采规模随开采技术的进步也越
期刊
隧道冻害与围岩中温度分布密切相关,因此掌握隧道围岩温度分布规律是防止隧道冻害的关键.以我国季节冻土区隧道建设发展为应用背景,依托于正在建设中的吉图珲高铁东兴膨胀岩
煤矿生产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非线性系统,事故的发生是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因素耦合作用的结果。本文主要应用分形理论对我国煤矿安全事故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研究了20
随着海洋开发的不断深入以及军事应用的要求,潜器和水下作业装置的工作深度不断增加,深水电机作为水下装置的重要驱动元件,对其密封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磁力密封驱动器的主动磁转子和从动磁转子之间通过磁力耦合传递运动、力和力矩,由电机驱动主动磁转子,磁力通过隔离套驱动从动磁转子运动,实现力矩的无接触传递,变动密封为静密封,可彻底解决机械传动装置轴封泄漏,实现零泄漏的运动传递,同时还可对电机进行过载保护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CAD在机械制造行业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但是CAD软件的通用性难以满足各种具体产品设计的需要,根据不同的实际需求,以通用CAD软件为基础,CAD二次开发技术已成为现代产品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虚拟样机技术作为新的CAE技术方法,能够在物理样机制造出来之前,通过建立虚拟样机模型方便地修改产品的设计,不但可以缩短开发周期,而且设计质量和效率得到了提高。本论文以参数化设计和虚拟样机
磁流体是一种兼具流动性和磁响应特性的新型功能材料。磁流体密封由于其具有零泄漏、磨损小、寿命高等独特的优点已经在气体的密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在液体环境中,磁流体旋转密封因涉及复杂的物理过程,密封性能很难保证。目前,磁流体旋转密封液体的失效机理尚未明确,且未见能够有效密封液体的磁流体旋转密封结构。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针对磁流体旋转密封液体技术问题,通过理论、仿真和实验对直接接触型和气体隔离型两种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