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让与担保问题研究 ——以股东资格为视角

来源 :华东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i21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比于典型担保物权,让与担保最大的特征在于通过转移所有权的方式达到担保债权实现目的,其作为一项非典型担保制度,脱胎于蓬勃发展的商事实践,并经由司法判例和理论学说的百年历练不断发展。在物权法体系是以所有权为核心,并严格区分债权和物权的大陆法系国家,由于让与担保并非法律明文规定的担保方式,在让与担保制度发展的初期,其效力遭到理论界的猛烈批判,司法裁判也往往以让与担保“违反物权法定原则”“股权转让为虚伪表示”、“违反流质禁止之规定”等理由,从而否定让与担保的效力。为实现让与担保的合法化,德国和日本分别以“所有权构成说”和“担保权构成说”对让与担保进行解释。股权让与担保是担保作为担保的一种,在我国其效力也曾经历过上述质疑,司法裁判在发展中逐渐明确了对让与担保的态度。具体而言包括以下三个层面:第一,股权让与担保合同的效力;第二,股权让与担保的性质,第三,股权让与担保中让与担保权人享有权利的性质,即其享有的究竟是股权还是担保物权,由此产生的问题是让与担保权人是否享有股东资格,能否行使相应的股东权利、承担作为股东的义务。对于前两个问题司法裁判已经趋于一致,《九民会议纪要》的出台也对此做出了确认,但是对于第三个问题,由于股权具有财产权和人身权的双重属性,加上公司这一主体的加入,使得股东资格确认的问题更复杂。不仅如此,我国理论上对于让与担保的解释路径、股权能否作为让与担保的标的等基础问题并没有成熟的理论学说,由此导致司法实践中,各地法官对于此问题的认定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首先从实证研究出发,一方面从宏观层面分析我国股权让与担保的总体趋势;另一方面,针对股东资格的认定问题,从让与担保双方当事人之间、让与担保权人与公司之间、让与担保权人与外部第三人之间三个层面的关系,总结司法裁判对该问题的底层逻辑思路。其次,针对司法实践的裁判思路分析其存在的问题:第一,司法裁判思路的前提是认可“担保权构成说”,因此理论界需要回应“所有权构成说”学者的质疑,论证采取“担保权构成说”的正当性基础;第二,司法裁判思路架空了公司法关于股东资格的认定标准,因此导致了实践中的诸多争议。最后,本文认可“担保权构成说”,阐述了采取“担保权构成说”的主要理由;在认可“担保权构成说”的基础上,认为原则上应当以股东名册的记载为标准,认定让与担保权人享有股东资格,但在标的公司有极强的人合性且公司和其他股东知道股权转让的实质为让与担保,可以认定让与担保人享有股东资格。同时为了平衡各方当事人的权利,要求让与担保权人对于股权的行使受有一般性的限制义务和基于担保目的受有特别的限制义务,并且解释了让与担保权人违反对股权行使义务要承担的相应法律后果,以此来解释我国股权让与担保实践中股东资格的确认问题。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绿色生活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国家正逐步加强对环境保护方面的关注度和监管度。有色金属行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在对经济增长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因在生产工序中产生大量废水、废气、废渣,而对生态环境产生较大影响。简而言之,对有色金属行业的环境污染给予充分重视是极为重要的。本文突破了传统研究方法的局限性,从价值链视角出发,通过增值活动和经营活动,将企业内外部结合起来,
近年来,中小学教师负担过重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教师减负问题的关注。在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陈宝生部长提出将出台为教师减负的政策,2019年12月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对减轻中小学教师的负担提出了具体的意见。那么,在减负政策导引的背景下,我国的小学教师负担现状如何?还存在着那些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些问题存在?怎样有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investigate the ways a luxury conglomerate company Louis Vuitton Moet Hennessy does their media strategies.This case study uses theory of brand equity by David Aaker
学位
由于死刑具有不可逆转的特殊性,这就决定了死刑的刑事辩护策略不同于其他的、一般的刑事辩护,倘若一旦律师提供的刑事辩护以失败告终,被告人将要独自面临的是死缓,甚至死刑立即执行的毁灭性的后果。自2007年死刑核准权收归最高人民法院后,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其他部门多次下文保障律师在死刑案件中依法履行辩护职责,确保死刑案件的办案质量,作为死刑前的最后一道关卡,有效辩护在死刑复核程序中对于司法的公平正义的重要性是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分析安哥拉的城市卫生问题,特别是洛比托市作为案例研究。确定与卫生相关的主要困难,并提出建议,以改善您的管理策略。它分析了城市环境卫生、人口对其组成部分的管理的满意程度及其今后在改善这一事实方面的合作的能力,以及人口对其管理的看法。为开展工作而采用的方法以有关公司和洛比托市政管理局提供的资料为基础;书目调查,对提供服务的人口和商业机构进行调查,并与负责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实体进行面谈。
教育公平分为两个层次:宏观公平和微观公平,目前,教育公平问题已从宏观层面转向微观层面,也就是教育过程公平。而教育过程公平的发生场所主要是在课堂。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与教育过程公平密切相关。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是否公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公正体验,要想解决当前教育过程公平的问题,必须深入一线课堂,分析研究问题的起因和本质,找到具体可行的解决策略。本论文遵循的研究思路为:“发现问题——归因分析——解决策
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以“移觉”(单词SYNAETHESIA的中文概念)的生理、心理和文学三个学科知识为背景,通过对与联觉、移觉和通感紧密相关的平面设计案例做详细得分析和研究,试图挖掘与平面设计方法论相关的线索,并且进行梳理,尝试从中总结出一些对平面设计创作手法有所启示的“新”方法论。文章从生理的联觉现象中挖掘“移觉”创作手法对平面设计的启发;从通感的修辞手法中发掘与视觉相关的创作方法;以及从心理学的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近年来,“教师专业化”、“专家型教师”、“教师专业身份认同”逐渐成为学者们普遍关注的焦点。“新手教师”初入教师职业生涯,其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程度对自身未来的教师专业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自我效能感对教师专业身份认同可能的影响关系,本研究试图探讨是否可以从提升自我效能感角度来提升教师专业身份认同以及如何提高。通过对三位小学语文教师的叙事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中的高一般自我
日常生活中人们会遇到多样且多变的情境,适宜的灵活应对才是适应之道。前人研究对情绪调节灵活性的关注点局限于对不同情绪调节策略的选择(策略选择性),而对相关策略的整体使用程度调整(策略使用力度)少有关注。本研究首次将情绪调节灵活性细分为策略选择性与策略使用力度这两种加工模块,考察它们随情境因素变化而呈现出的灵活响应模式。同时,本研究将心理健康作为长程适应功能指标,将即时情绪作为即时适应功能指标,检验这
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让世人惊叹,西方现代主义思潮与“国际式”的样式充斥着我们的城市。形式化和教条化的城市居住模式、冷漠的居住环境、完全与自然割裂的状态和寡淡的邻里关系已然与中国传统的人居环境观背道而驰,它们徒有商业价值,却缺乏生命的意义。基于当下的环境现状,本文将目光聚焦于传统聚落,旨在解读传统聚落人居环境系统中人与建筑、环境之间最好的情感和精神状态。从传统聚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