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 的]通过分析阴道微生态的检验指标,来探究导致HPV E6/E7 mRNA表达的危险因素,及时发现及时调理阴道微环境失衡的状态,为今后临床防治宫颈病变提供参考。[方 法]自2019年12月~2020年8月来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就诊的育龄期女性中,随机抽取年龄在21-45岁之间,自愿接受HPV E6/E7 mRNA检测和阴道微生态检测,符合实验条件的2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HPV E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 的]通过分析阴道微生态的检验指标,来探究导致HPV E6/E7 mRNA表达的危险因素,及时发现及时调理阴道微环境失衡的状态,为今后临床防治宫颈病变提供参考。[方 法]自2019年12月~2020年8月来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就诊的育龄期女性中,随机抽取年龄在21-45岁之间,自愿接受HPV E6/E7 mRNA检测和阴道微生态检测,符合实验条件的2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HPV E6/E7 mRNA检测阳性者93例归入实验组;另外HPV E6/E7 mRNA检测阴性者183例归入对照组,分别采集两组人群的阴道分泌物,并行阴道微生态指标检测,包括:菌群密集度、多样性、BV、VVC、TV、AV、乳酸杆菌、炎性反应、阴道清洁度、H2O2、SNa、LE、GUS、GA等。运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计量资料年龄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资料的t检验分析;阴道微生态评价指标均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方法采用χ2检验;多因素相关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a=0.05,p<0.05,判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 果]1.HPV E6/E7 mRNA表达阳性组与表达阴性组比较,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HPV E6/E7 mRNA表达阳性组表达阴性组相比,菌群密集度异常率、多样性异常率、白细胞数量、阴道清洁度异常率、VVC检出率、TV检出率、AV检出率、GUS阳性率、GA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HPV E6/E7 mRNA表达阳性组与表达阴性组相比,乳酸杆菌减少、BV的检出率、LE 阳性率、H2O2阳性(即H2O2缺乏)率和SNa 阳性率有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以HPV E6/E7 mRNA表达是否阳性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BV、乳酸杆菌、H2O2、SNa、LE)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指标有BV、乳酸杆菌、LE,其中BV、LE是HPV E6/E7 mRNA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OR>1),OR值分别为3.074(1.197,7.896),2.178(1.161,4.084),乳酸杆菌是HPV E6/E7 mRNA表达的独立保护因素(OR<1),OR 值为 0.325(0.179,0.590)。[结 论]1.阴道内微生态环境失调,尤其是乳酸杆菌数量减少、H2O2减少、SNa 阳性、LE阳性和BV的发生率与HPV E6/E7 mRNA表达有关。2.BV、LE 阳性是HPV E6/E7 mRNA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与HPV E6/E7 mRNA表达呈正相关。3.乳酸杆菌是HPV E6/E7 mRNA表达的独立保护因素,与HPV E6/E7 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阴道内微生态环境中乳酸杆菌数量越少,HPV E6/E7 mRNA越容易表达为阳性。4.调节阴道内微生态环境失衡状态,可能降低HR-HPV的感染率,对防治宫颈病变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目 的]探讨细胞角蛋白中的CK7、CK8、CK18、CK19与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性,以期对预测复发提供新的思路。[方 法]收集了 2014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肝癌切除术的125例患者的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研究。随访时间为2年,以1年为界,1年之内复发为早期复发,1年内未复发为晚期复发。收集了每位患者病检报告中免疫组化的结果:CK7、CK8、CK18、C
[目的]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蛋白、程序性细胞凋亡因子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以及肿瘤免疫浸润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eukocytes,TILs)与结直肠癌的预后相关,但其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预后的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将分析其
[目 的]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复发和转移是乳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是肿瘤微环境中的核心成分,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课题组前期结果显示HMOX1在CAF和正常组织成纤维细胞(Normal fibroblasts,NF)中的表达有显著差异。有氧糖酵解增强是肿瘤细胞快速生长和增
[目的]探讨MDA-7/IL-2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存在抑癌作用的临床证据,为今后MDA-7/IL-2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诊疗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MDA-7/IL-24 SiRNA转染人源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后敲低 MDA-7/IL-24 的表达,随即使用 Thomsen-Friedenreich 单克隆抗体(A78-G/A7)干预后回复细胞黏附、迁移及侵袭试验进行验证比较。经医院伦理
[目 的]1.探讨蒿甲醚逆转结直肠癌放化疗抗性的作用。2.探讨蒿甲醚逆转结直肠癌放化疗抗性的作用机制。3.探索结直肠癌放化疗抵抗细胞较亲本细胞在体内的生物学行为差别。[方 法]1.将结直肠癌放化疗抵抗细胞HCT116CRR和HT29CRR分4组处理:a.对照组;b.蒿甲醚组;c.放化疗组;d.蒿甲醚联合放化疗组。2.CCK8和克隆形成实验测各组的细胞活性和克隆形成能力。3.流式检测各组的细胞凋亡和
[目 的]探讨SAPCD2基因在T24膀胱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以及SAPCD2基因后对膀胱癌T24细胞的影响。[方 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SAPCD2基因在膀胱癌T24细胞和5637细胞中mRNA的表达量。用T24膀胱癌细胞系进行实验室细胞实验。靶基因干扰RNA以制备慢病毒载体。采用慢病毒感染膀胱癌细胞。使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膀胱癌细胞中的SAPCD2mRNA的表达量,确定靶基因的敲
[目的]观察多模态显微外科手术对于复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探究复发胶质瘤患者的治疗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20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二科胶质瘤术后复发再行外科治疗的28例患者临床资料,26例患者行开颅肿瘤切除,2例行脑室腹腔分流(v-p分流)术及肿瘤活检术,其中8例患者联合术中超声实时指导肿瘤边界。3例患者联合术中超声MRI融合影像技术指导肿瘤切除,2例患者行
[背景]肿瘤的低免疫原性、高度异质性和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免疫抑制性微环境及物理屏障的形成是肿瘤逃避机体免疫监视的主要手段。细胞焦亡是一种新型的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mmunogenic cell death,ICD)形式,会释放大量炎性细胞因子和危险信号分子激活免疫系统,对机体抗感染免疫反应与抗肿瘤免疫应答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GSDMD是具有成孔效应的蛋白,研究表明异位表达GSDMD的N末端活性结构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液样本中CD90、EpCAM和CD133标记的循环肿瘤细胞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肝细胞癌患者的早期诊断、临床病理特征、分期预测、及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就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5例作为研究组(未接受过抗肿瘤药物治疗),同期就诊的肝良性肿瘤患者10例作为对照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12例作为阴性对照组
[目 的]对三种不同淋巴结转移状态的宫颈癌组织标本(淋巴结转移(N+):3例;淋巴脉管侵犯(LVSI):3例;淋巴结未转移(N0):3例)进行全转录组测序,并从中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DEGs),最终得到血管抑制素-2(Vasohibin-2,VASH2);然后通过生信分析对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和基因表达组学数据库(Gene Expre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