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组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形态三维分析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fux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根管内细菌生物膜是引起牙髓病和根尖周疾病的主要病因,根管治疗是这一疾病的根本治疗方法之一。对根管系统解剖结构的充分了解,特别是随着年龄增长,根管系统的增龄性变化的认识都是完善治疗的关键。有学者使用显微CT(M-CT)研究下颌第一前磨牙的根管形态,并且进一步测量了根管锥度值,这些都有利于指导临床实践。然而对不同年龄组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内部体积和面积差异的比较还鲜有报道。本研究的目的是对下颌第一前磨牙年轻人和老年人根管形态以及体积面积等进行比较,为临床提供参考。材料和方法:临床收集符合要求的15-25岁正畸拔除或55-75岁牙周病松动拔除下颌第一前磨牙。所有样本经去除牙周软组织和牙石后储存起来。通过显微CT扫描选择同样例数(各10例)的I型根管牙进行断层扫描和数据采集。随后将扫描数据导入CTAn软件进行后期处理,计算出根管侧支和根尖分歧数量以及牙根体积,根管体积,根管面积和SMI值。使用SPSS Statistics 17.0软件进行t检验,比较两个年龄组的根管体积与面积的差异。结果:1,青年组根管侧支和根尖分歧的发生率为80%,老年组为40%。青年组与老年组发生根管侧支和根尖分歧的数量分别为1.3个/颗和0.5个/颗,两者差异显著(P<0.05)。2,青年组和老年组牙根总体积分别为132.96mm3和136.27mm3,没有显著性差异(P=0.487)。3,青年组,主根管的平均总体积是12.31mm3,老年组是3.80mm3,差异显著(P<0.05)。4,两组根管的冠、中、根尖1/3的平均体积分数分别是:青年组:0.59,0.32,0.09老年组:0.59,0.29,0.12两组的根管中和根尖1/3的平均体积分数差异显著(P<0.05)。5,青年组根管总面积是48.87 mm2,老年组是25.19 mm2,前者几乎是后者的两倍(P<0.05)。6,通过计算根管的SMI值来明确青年组和老年组根管形态的差异。结果显示SMI值差异显著(P<0.05),且老年组SMI值大于青年组。结论:通过对两组年龄的单根管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体积和面积的比较研究,我们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较青年人根管体积会显著缩小,根管形态因增龄性变化和钙化而变得相对规则,合并牙周病的患牙,钙化常发生在根管中下部,这也使老年人根管侧支和根尖分歧的数量明显减少。青年人虽然根管体积较大,但因其根管横截面多为不规则的椭圆形或哑铃型,同样会影响根管预备和根管冲洗的效果。以上都提示我们,对不同年龄患者进行根管治疗时都要加强对其根管解剖形态的了解,并重视根管预备和根管消毒,以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其他文献
Rab GTP酶主要通过水解GTP,在膜运输过程中起到提供能量的作用。在囊泡转运过程中Rab激酶的作用尤为突显,Rab4,Rab5,Rab11参与早期内吞体的形成,Rab7,Rab9参与晚期内吞体的形
双及物结构包含双宾结构和介词与格结构,它由一个双及物动词携带三个论元构成,它们分别是施事(agent)、客事(theme)和目标(goal)。双宾结构和介词与格结构之间的句法转换关系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教育性和发展性规律,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情境的微课教学模式的特点与新课程改革方向不谋而合,通过在教学中创设与知识契合的情境,以学生为教学中心,有望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研究从理论和实践研究两个层面,探究如何将情境化微课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生物学课堂。通过对国内外情境创设与微课设计模式的文献分析,在建构主义
学位
随着我国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新一代运载火箭对伺服系统的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希望系统在发生故障的条件下仍能够可靠运行,本文重点研究容错技术在机电伺服系统中的应用。本文采用绕组冗余式五相电机方案实现电机本体的容错,详细分析了五相永磁容错电机的特点,明确容错电机必须具备电气隔离、物理及热隔离、磁隔离以及抑制短路电流的能力,并通过单层集中绕组、隔齿绕制、H桥供电、增大槽口漏感等方式实现电机的隔离要求。通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情境问题创设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高中数学教学力求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创设合适有效的数学情境,能促进落实教学目标的达成,增强师生互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提升课堂的有效性等。在课堂情境教学中,学生经历置疑提问,问题“再发现”,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这一系列的过程,使得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新知识,在发展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6受体拮抗剂基因(interleukin-36 receptor antagonist gene,IL36RN)、细胞凋亡募集结构域家族成员14基因(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CARD14)、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TNFAIP3)相互作用蛋白1基因(tumor necrosis factorα-induced
小学数学第一学段教学具有其独有的特征:一方面要使学生理解生活中的数学规律和现象,另一方面则需要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数学思维。其中“数与代数”的教学占据了课程内容的主体部分。由于数学教学需要例题的推演与展示,诸多教帅在使用例题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却显示出不同程度的问题:尤其是在第一学段的教学过程中对例题的引导、呈现以及解释无法真正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要求。研究过程主要采取对调研对象H小学课堂教学观察和收集资
学位
产出性词汇研究一直是二语词汇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往的研究主要涉及浅层次的词汇变量,如词汇多样性和词频,这些特征属于词汇发展的外围属性,是对学习者词汇使用情况的描述,在
第一部分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ANCA相关性血管炎肾受累中的临床意义研究背景与目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相关性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AAV)是一组以小血管纤维素样坏死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进展凶险。早期关注AAV疾病的活动情况并予以及时的治疗可显著改善患
雷公藤(Tripteygium wilfordii)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是中国传统医学中广为人知的一种,原产于中国南方,其医疗用途在《滇南奔草》中有所记录。卫矛科植物中含有的380多种代谢物,根据其结构特征评估了它们的生物活性,其中95%是萜类化合物。雷公藤是一种产生萜烯的植物,其生物活性化合物主要是二萜类化合物(例如雷公藤甲素)和三萜类化合物(雷公藤红素)。由于其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囊肿作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