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造公司印章类合同纠纷司法裁判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cld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章是公司法人意思表示的工具。相关合同契约等文件材料加盖公司印章,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外商事活动交流表达中对公司主体身份及真实意志的确认。近年来,因伪造公司印章而引起的司法纠纷不断增多,相关公司遭受重大损失的背后揭示了合同交易中公司印章使用方面长期存在的乱象。从立法角度而言,印章在立法上规定不明确,印章的地位无法律条文支撑。现有的法律规范从两个维度规范印章。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490、493条规定,确认盖章行为对合同成立的时间及地点有作用。二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前形势下审理民商事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第13、14条规定,确认印章是作为代理权外观和相对人信赖是否合理的判断因素之一。但上述规定并没有直接表示印章对公司法人行为的作用与效果。从司法角度而言,审理涉伪造公司印章类的合同纠纷相关标准不统一,最高人民法院也未统一相关裁判规则,法院判决结果多种多样。对合同交易中的公司印章问题的研究离不开对相关司法裁判的整理与分析。正确审理伪造公司印章类合同纠纷,不仅关乎相关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的界定厘清,还关乎交易的安全与稳定。伪造印章作为一种刑事违法行为,其刑事违法性与合同之民事性有无冲突?邢民审理模式孰先孰后?印章真伪如何举证证明?印章真伪与合同效力关系如何?上述问题,都对伪造公司印章类合同纠纷实务审判带来挑战。通过对司法裁判文书的分析,印章的真伪性并不是合同有效与否的决定因素。判定合同的效力应与盖章之人的代表权限联系整体把握。为此,公司印章类合同纠纷的审理裁判规则的升级统一需要立法技术与司法手段相互配合。在立法源头上修订调整旧法,确立清晰明确的法律规则指引;在司法适用途径上,推广案例指导、类案检索等制度,明确裁判规则,实现法律适用统一。立法与司法共同促进伪造公司印章类合同纠纷的审理,从而为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服务。文章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伪造公司印章类合同纠纷的裁判现状。通过法院内网类案智能推送系统对关联案件的搜索,介绍近年来伪造公司印章类案件的主要类型和裁判难点,进而选取最高人民法院的60件司法裁判文书作为案例样本,找到该类案件司法裁判在诉讼模式选择、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等三个方面存在的司法审判疑难点,指导后文的研究方向。第二章是伪造公司印章类合同纠纷的民刑模式选择。因伪造印章是刑法规范中具体的罪名,涉及刑事审判程序,故该类案件在审理模式上涉及民刑程序的冲突。首先介绍一般情形下,刑民交叉案件以“同一性”标准与“先决性”标准作为个案选择应当适用的审理模式的标准。然后结合本文研究的案例分别从“同一性”标准与“先决性”标准两个维度具体分类分析伪造印章类案件刑民程序冲突时如何选择。最后得出该类案件的民刑诉讼模式判断应在充分认定案件基础法律关系的前提下,以“同一”为标准,区分刑事犯罪行为与民事行为是否为“同一法律关系或事实”。若不“同一”,则涉案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认定不受刑事违法行为的影响,民事审判程序正常进行。若二者“同一”,则应判断民事案件裁判的证据是否有赖于刑事案件认定的基本事实,是否应发挥刑事程序的“先决性”。正确区分刑事要件事实与民事合同效力,从而使该类案件的后续审判工作正常进行。第三章是伪造公司印章类合同纠纷的事实认定。首先从印章伪造的概念、备案印章与伪造印章的不同点两方面界定印章真伪的含义,阐述印章伪造的认定准则,指出印章的“真伪”就是印章的合规与否,并特别说明印章未备案并不完全等同于印章是伪造的,二者是有区别的。印章真伪是对印章的自身属性而言,印章未备案与否是一种行政管理手段。其次介绍伪造公司印章类案件中,印章真伪证明的的举证主体、举证方式及举证责任承担方式。鉴定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在印章真伪鉴别中发挥极大作用,但鉴定申请需被审理法院准许。从总体上,当事人举证、质证印章真假的标准要达到“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让审理法官形成内心确信。第四章是伪造公司印章类合同纠纷的法律适用。印章真伪与合同效力密切关联。法律适用的过程是对合同效力判断的过程。首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的合同效力无效与有效的情形进行归纳梳理。然后,结合本文研究的具体司法案例,得出实务中通常认定伪造印章类案件中合同无效的两种情形和合同有效的三种情形。认定合同无效的理由集中在虚假意思表示和违反法律、行政性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两点。认定合同有效的理由主要有:构成表见代理;存在职务代表;存在伪造的印章在先使用的情形。最后指出代理或代表理论是审查认定此类案件合同效力的关键。虽然个案裁判结果角度各异,但落脚点均在于代理特别是表见代理规则的适用,强调印章真实与否并不决定合同效力。第五章是伪造公司印章类合同纠纷的解决机制。首先从立法角度进行论述,从修订《公司法》、重构系统的代理制度等方面给出相关立法建议,创造性地对《公司法》中经理的代理权限作出立法修改建议,期望商事代理制度与民法典共同组成一个合理健全的代理体系,形成优化功能效应。然后从司法角度进行阐释,从健全类案检索制度、完善案例指导制度等方面提出司法适用对策,并创造性地选取本文研究案例之一作为指导案例,以期该类案件的审理结果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其他文献
<正>1948年12月26日,鞍山钢铁公司成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鞍钢人不惧万难,以高度的主人翁精神和百折不回的气概,拼搏进取,无私奉献,在百业待兴的历史关头,在一片废墟上迅速建设起一个特大型钢铁企业,创造了一个钢铁工业奇迹。让我们回顾鞍钢建设发展这段历史,从中深刻领悟鞍钢崛起的力量。日本工程师的“四个不行”1948年11月初,东北全境解放。东北行政委员会工业部遵照党中央关于“鞍钢尽快恢复生产
期刊
<正>工业4.0被认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旨在通过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信息物理系统相结合的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而智能制造,即通过传感器、 RFID (电子标签)等物联网标识,使得生产设备与产品之间可以自动通信,将智能工厂(物理领域)的生产数据都采集汇总到信息系统(信息领域)之中。然后,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制造虚拟,直接得出与生产车间完全一致的精度极高的数据信息,
期刊
<正>“双减”政策的出台与落实,其目的是焕发教育生机、强化学校的育人主体地位,逐渐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身心负担。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应将学生的需求和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实行教学计划的起点,而构建开放式的课堂便是体现学生需求的一种表现。教师从教学的不同阶段,有效拓展课堂教学的范围,让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等不同的阶段,能够获得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并能有效解决数学学习中存在的困难,这有利于限制校外有偿辅导
期刊
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学效率的提高成为许多人关注的重要问题,对于基础学科数学也是如此。本文关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几何教学,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几何知识不仅抽象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而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利用多媒体等方式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可以使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学科思维。
提升机作为煤矿开采企业的关键设备之一,主要负责大型设备、煤炭及人员的运输,其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关系着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人员安全。双绳缠绕式提升机可以有效的避免传统多绳摩擦式提升机存在的提升能力随高度增加而急剧下降以及单绳缠绕式提升机存在的钢丝绳直径多大生产困难的问题,在深井提升中有着明显优势。但是,双绳缠绕式提升机采用两根钢丝绳同时提升一个容器,受到卷筒制造安装误差、钢丝绳弹性伸长量不一等因素
基于线上教学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研究背景,依托西安交通大学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分析了“非电量电测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现状,通过开发一系列基于传感器的虚拟仿真实验和远程测控实验,解决了传统传感器实验教学中的问题。通过对教学案例压电传感器测量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的介绍,详细说明了虚实结合进行虚拟仿真实验案例的开发方法、过程与具体实践,综合多年实践效果证明,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建设有力地提升了信息化管理效率
现有的攀爬机器人通常是针对不同应用目的而开发研制的,存在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不足,攀附力难以主动调控的缺点。本文对履带式变体攀爬机器人在未知/非结构化环境中的运动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为实现攀爬机器人在复杂应用环境中的实际应用积累了系统设计与实验经验。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针对攀爬机器人的运动机构建立数学模型。分析转向机构输入输出运动的非线性特点,引入滑移运动学参数,建立运动学模型;基于转向摩擦阻
本文由一道联考题的争议引出沿绳方向加速度问题,再通过数学方法分析得出沿绳方向加速度的关系,最后结合高中物理教学实际,举例并归纳出沿绳方向加速度的关系.对培养师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探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目的:研究依帕司他联合牛磺酸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疗效及对炎症和氧化应激因子的影响。方法:将90例(152眼)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5例75眼,对照组45例77眼,两组患者均接受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术后对照组给予牛磺酸滴眼液滴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依帕司他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进行日常生活视力检查;于术前及术后3、7和14 d对眼前节并发症进行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