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兰西实践哲学评析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453334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葛兰西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的实践哲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是在时代的新课题下提出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认识,为整个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葛兰西在其遗著《狱中札记》中,用绝对历史主义的表达方式重塑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辩证法,以实践为出发点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解读,把马克思的哲学划归为创造的哲学,从而更加深入地阐述了自己实践哲学的观点。他对实践哲学作了如下归纳:实践哲学是实践一元论、实践哲学的历史理论以及实践哲学的总体性三部分内容。本文对葛兰西实践哲学的研究,是通过对其实践哲学内容的梳理,揭示出葛兰西实践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通过分析葛兰西实践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远离”,即他排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性质、忽视自然物质的客观性的错误所在,使我们更加全面、深刻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性变革的实质及目的,并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的高度,去总结马克思以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演变及其规律,从而在实践中理解和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本文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葛兰西实践哲学产生的背景:从社会历史背景,哲学理论背景和葛兰西的个人理论追求三个方面论述。第二部分,论述葛兰西实践哲学的基本内容:主要从实践哲学是实践一元论、实践哲学是一种关于历史的哲学理论、以及实践哲学的总体性三方面进行论述。第三部分,葛兰西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接近”与“远离”。在综合分析葛兰西实践哲学的基础上厘清葛兰西实践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并对此进行评析。
其他文献
熊十力融会各家,建立了中国近代以来最完整的哲学体系,若离开其体系框架,将无法真正理解其内蕴。因此,本文着眼于熊十力哲学中《新唯识论》体系结构的研究。  熊十力的哲学始于
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和谐,历来是执政者治国的一个目标,也是人民普遍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对未来发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我国各个学校都在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在传统的教育模式基础上对教学方式进行一定的创新,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也是为了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知识。很多学生因为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写作水平不高,教师要根据这一方面的不足,及时调整自身的教学方式,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水平;提高策略  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指导的时候,不仅要注重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