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胸腺瘤是最常见的一种前纵隔肿瘤,组织学上类型较多,异质性较强,且各种亚型均可发生侵袭性生长,少数可有远处转移,尽管其病程较长,疗效相对较好,但仍是一种恶性肿瘤。胸腺瘤可伴发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重症肌无力等,除有相应的肌无力的临床表现外,还往往伴有免疫相关因子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如患者周围血中Th17细胞增多,Treg细胞减少,造成B细胞活性增强而产生过多抗体,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预后差,危害较大。FOXN1和CXCL13是近年发现的两个与胸腺瘤和MG相关的细胞因子。FOXN1主要表达于胸腺上皮细胞,在T细胞的增殖、分化、成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在胸腺瘤组织中FOXN1的表达明显增加。但目前FOXN1在胸腺瘤发生中的具体机制尚未明确。CXCL13又称B淋巴细胞趋化因子(BCAl),文献报道CXCL13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肿瘤组织中表达增多,并参与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等过程,但目前尚没有CXCL13关于胸腺瘤发病机制的相关研究。为此,本研究首先从临床角度对不同类型胸腺标本中FOXN1和CXCL13的表达进行检测,并进一步在体外细胞实验中比较上述两种因子在胸腺瘤细胞系和正常胸腺上皮细胞系中的表达差异,利用RNAi;技术探讨FOXN1与CXCL13在胸腺瘤细胞中的上下游支配关系以及两者表达降低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与结果:本研究分为2部分。第一部分首先比较不同病理类型胸腺患者免疫学及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显示血清IgG、IgE和C反应蛋白在伴有MG患者中均有异常改变,提示这些均与MG的发生相关,并且胸腺瘤和胸腺增生的MG发病机制有所不同。之后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以及实时定量PCR等方法分别从蛋白和mRNA水平检测正常胸腺、MG合并增生胸腺、MG合并胸腺瘤组织以及单纯胸腺瘤组织中FOXN1和CXCL13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MG合并胸腺瘤以及单纯胸腺瘤组织中FOXN1、CXCL13表达明显增高,并且两者表达呈现正相关性(MG合并胸腺瘤组织中相关系数r=0.867,单纯胸腺瘤组织中相关系数r=0.834,P<0.05),提示FOXN1、CXCL13可以作为胸腺瘤标志物或参与胸腺瘤的发病,为我们下一步研究两者在胸腺瘤发病中的具体调控关系以及对胸腺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提供了依据。第二部分采用Western Blot以及实时定量PCR等方法分别从蛋白和mRNA水平检测人正常胸腺上皮细胞系CRL-7660和胸腺瘤细胞系Thy0517中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胸腺瘤细胞系中FOXN1、CXCL13表达明显增高,提示Thy0517细胞可以作为下一步RNAi试验的实验细胞。根据基因库中人FOXN1和CXCL13的cDNA序列构建并合成FOXN1-shRNA和CXCL13-shRNA干扰质粒各4条,经测序鉴定构建成功;以脂质体为介导分别将FOXN1-shRNA、CXCL13-shRNA和空质粒psi-H1转染人胸腺瘤细胞系Thy0517,使用RT-PCR方法筛选出能够最大限度下调FOXN1和CXCL13基因表达的干扰质粒HSH020808-1和HSH000672-4。之后利用Western blot、RT-PCR方法检测分别转染HSH020808-1、HSH000672-4和空质粒psi-H1后,Thy0517细胞中FOXN1和CXCL13的表达,结果显示FOXN1干扰组FOXN1基因和CXCL13基因表达均明显下调,而CXCL13干扰组只有CXCL13基因表达下调,FOXN1作为上游基因调节CXCL13表达。在随后的MTT检测中,FOXN1干扰组和CXCL13干扰组的细胞增殖能力较空质粒组均明显下降,提示FOXN1和CXCL13的高表达具有促进胸腺瘤细胞增殖的作用。结论:胸腺瘤患者血清IgG、IgE和C反应蛋白在MG患者中均有异常改变,,提示这些均与MG的发生相关,并且胸腺瘤和胸腺增生的MG发病机制有所不同。FOXN1和CXCL13在MG合并胸腺瘤和单纯胸腺瘤组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而FOXN1和CXCL13胸腺瘤细胞系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胸腺组织,提示FOXN1、CXCL13可能作为MG以及胸腺瘤标志物或参与两者的发生发展;随后的体外RNAi研究表明,下调胸腺瘤细胞系中FOXN1和CXCL13的表达可以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并且确认上游基因FOXN1对下游基因CXCL13的支配关系,为我们进一步尝试阻断胸腺瘤组织中FOXN1和/或CXCL13的表达来抑制肿瘤生长的治疗方法提供体外实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