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病毒反向遗传的RNA聚合酶Ⅰ-Ⅱ系统的构建研究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sm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利用依赖辅助病毒或宿主细胞内合成核糖核蛋白复合体(vRNPs)的反向遗传学系统表达外源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检测所构建的RNA聚合酶 I系统的可行性;构建基于流感病毒H1N1分离株A/Puerto Rico/8/34基因组的双向反向遗传学系统,包装子代病毒,为新型流感病毒疫苗的研制提供新的思路和研发平台。  方法:  1.采用PCR技术扩增EGFP、人RNA PO L I启动子(PIh)及鼠源终止子(tI)序列,将EGFP精确插入PIh和tI之间,构建RNA POL I系统及重组质粒pBluescript II sk-tI-EGFP-PIh,转染辅助病毒感染的MDCK细胞,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  2.流感病毒A/Puerto Rico/8/34的PA、PB1、PB2、NP基因cDNA分别克隆到表达载体 pcDNA3.1上,获得重组表达质粒 pcDNA3.1-PA/PB1/PB2/NP,将pBluescript II sk-tI-EGFP-PIh与表达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观察荧光。  3. RNA POL I系统定向插入 pcDNA3.1,构建双向反向遗传学系统;将A/Puerto Rico/8/34基因组cDNA克隆入双向反向遗传学系统获得重组质粒,并共转染 MDCK+293 T细胞,接种鸡胚收获病毒粒子。病毒粒子经实时荧光定量RT-PCR等进行鉴定和分析。  结果:  1.本实验中重组质粒均经菌液PCR和测序验证正确。  2.在依赖辅助病毒或宿主细胞内合成vRNPs的转染实验组中,转染12h时均可观察到荧光现象,细胞培养至48 h时,荧光强度达到最大,表明所设计的RNA PO L I系统有效;但其荧光强度与阳性对照组相比较低。将双向反向遗传学系统的重组质粒共转染 MDCK+293T细胞,收集细胞及上清液并接种鸡胚,对收集的羊水及尿囊液进行红细胞凝集试验,基于POL I系统1和2获得的一代羊水血凝效价分别为1:4和1:8。将一代羊水二次接种鸡胚,随后进行血凝试验得出基于POL I系统2获得的二代羊水出现红细胞凝集,经RT-PCR等检测和分析确定该系统可包装A/Puerto Rico/8/34的子代病毒。  结论:  依赖辅助病毒和宿主细胞内合成 vRNPs的反向遗传操作系统均可使外源EGFP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表明所设计的RN A POL I系统有效,但蛋白表达量较低;基于RNA PO L I系统2,成功构建双向反向遗传学系统,并获得A型流感病毒子代病毒。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研究院的财务内部控制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经济管理中,财务内部控制作为研究院运行的基本保障,对于研究院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 本文首先对研究院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然后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关有效优化研究院内部控制建设的措施,为研究院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从而促进研究院的发展。  关键词:研究院;财务内部控制;问题;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
摘 要: 《电机与拖动》教学改革是本着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探索适合职业院校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既包含抽象的理论和应用技术,又涉及实际的电机拖动与控制问题,我们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一直在进行探索和改革,目的是为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以适应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需要。在课程的讲授方面把好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可以融会贯通。  关键词: 中职校 《电机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