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新型表面活性剂超声辐照乳液聚合制备聚苯乙烯纳米粒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材料的制备与研究是当前研究热点之一,乳液聚合制备纳米级、均匀分散的聚合物乳胶粒还存在许多困难。本文将新型乳化剂和新聚合技术结合起来,采用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可聚合表面活性剂作为乳化剂进行超声辐照乳液聚合制备窄分布的功能型聚合物纳米粒子。 本文采用高分子量和高表面活性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CMC-A9作乳化剂,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配合使用,通过超声辐照乳液聚合制备了聚苯乙烯纳米胶乳。采用红外光谱(FTIR)、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凝胶色谱(GPC)、粘度法、透射电镜(TEM)等方法研究了超声辐照乳液聚合反应动力学和聚合物性能,结果表明:(1)超声辐照乳液聚合制得的聚苯乙烯分子量较高(>10~6)、粒径较小(10~70nm),粒径分布较窄(分布系数1.07~1.60),每个乳胶粒子所包含的平均分子链数为2~19,是一种寡链聚苯乙烯乳胶。通过改变反应体系中苯乙烯含量、CMC-A9浓度、SDS浓度,可以控制聚合物乳胶的粒径、粒径分布和乳胶粒中的分子链数。(2)在超声辐照乳液聚合反应中,CMC-A9与SDS配合使用,可使反应进程加快,单体转化率大大提高,在较短时间和较低超声波输出功率下达到较高的单体转化率。(3)动力学研究表明超声辐照乳液聚合反应的成核方式不同于普通乳液聚合反应,主要是亚微液滴成核。因此,超声辐照乳液聚合反应动力学与常规乳液聚合不同,与微乳液聚合相似,这也是超声辐照乳液聚合能制备纳米级乳胶粒子的主要原因。 本文首次将非离子表面活性大单体AREO7加入到超声辐照苯乙烯乳液聚合中,制备了表面含表面活性功能基团的纳米胶乳,粒径在20~70nm之间, 摘要粒径分布较窄。通过FTIR、GC一MS、DSC分析表明制得的聚合物是苯乙烯和ARE07的共聚物,且AREO7主要分布在聚合物乳胶粒子表面。提高AREO7浓度有利于减小乳胶粒径,但聚合物中网状结构的胶体增多,聚合物乳胶粒之间出现粘连。研究了共聚过程中AREO7浓度对共聚反应的影响,在较低AREO7浓度下,St转化率较高,加入AREO7能提高乳液的固含量。反应体系中ARE07浓度增加,共聚物中 ARE07组成提高,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向低温方向移动。冻融稳定性实验表明共聚乳液的冻融稳定性随共聚物中AREO7组成的增加而增加。
其他文献
<正>"这个时代的营销,如果你的品牌不会讲故事,那就跟裸奔没什么区别。"这句话不是什么营销大师或意见领袖为了吸引眼球而抛出的理论,而是我们在品牌定位过程中顺应大潮流所
粤港澳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对粤港澳地区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该文基于弗莱明—芒德乐最佳货币原理,从粤港澳地区产业结构的角度出发,论证了粤港澳自由
旅游者重游是旅游业界与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国内外以往的研究将焦点放在旅游者的重游意愿上,而重游意愿并不必然导致重游行为。本文通过文献回顾与网络文本分析,归纳出旅游者
DMR是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最新提出的数字集群通信标准,与传统模拟和其它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相比,DMR系统具有频谱效率高、控制功能先进和音频性能出色的特点,并能向下兼容模拟集群
以北京市延庆县为研究对象,利用1999年和2004年两期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对区域内的森林资源在水源涵养、土壤保育、固碳效益和空气净化等方面的生态效益进行了实物量计算及
以松木屑为试验原料,在自行设计的间歇式高温高压反应釜中进行超临界水气化制甲烷的实验。考查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松木屑浆料质量分数、粒径以及4种常用碱性催化剂和4种
体育课程是小学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强化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和运动技能培养,引导学生心理协调发展是小学体育教育的核心目标,为了使体育教育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我们作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塔式起重机(下称塔机)在施工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其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力矩限制器是塔机上最重要的安全装置,它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是决定塔机能否安全运行的关键。但是现阶段市面上的塔机力矩限制器,都存在着无法显示实时力矩、人为失效、误差较多或环境干扰等各种问题。本文结合现有的机械式和电子式力矩限制器的优缺点,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弓形板的塔机力矩传感器,主要工
本文利用氯甲基化聚苯乙烯树脂(CPS)分别与乙醇胺,2-巯基乙胺(MEA),8-羟基喹啉,邻氨基苯甲酸,亚胺基二乙酸(IDA)反应制备了一系列含N的功能化聚苯乙烯配体,采用反相悬浮聚合和溶液聚合法
2017年4月24日,河南省确山县某养牛场报告发生疑似牛支原体肺炎。为查明相关病因,控制疫情,减少牛场损失,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相关人员,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