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电磁波吸收与自清洁SERS衬底应用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xiao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墨烯/铁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在能源和环境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在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光催化剂和电磁波吸收剂等领域已掀起了广泛的研究热潮,并且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这些复合材料在发展可持续能源与保护环境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开发简便、经济的合成新工艺与方法以及制备性质优良的石墨烯/铁氧化物复合材料成为当下一个非常热的研究领域。电磁波吸收、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SERS)的检测和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是环境领域中非常重要的课题,对于减少电磁污染,检测与防治水污染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采用高温同步热分解和热还原二价铁盐和氧化石墨烯混合物的方法以及水热法成功制备出了多种成分的铁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这些材料在电磁波吸收与水污染的检测与治理中显示了有价值的应用前景,另外,合成工艺对于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强复合材料的各种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在不同温度下同步热还原和热分解氧化石墨烯/七水硫酸亚铁混合物成功制备出了α-Fe2O3/石墨烯和Fe3O4/石墨烯复合材料,并发现氧化石墨烯和石墨烯片具有调控α-Fe2O3, γ-Fe2O3与 Fe3O4三种铁氧化物之间相变的作用。通过对样品进行热重分析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发现在540℃~700℃温度区间内,氧化石墨烯表面和边缘上的羟基(-OH)与在还原氧化石墨烯过程中产生的H2在α-Fe2O3向γ-Fe2O3的相变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温度的升高,氧化石墨烯在还原过程中产生的还原性气体(如CO、H2与CH4等)与α-Fe2O3和γ-Fe2O3反应,形成Fe3O4。对在不同温度下制备的样品进行电磁波吸收测试发现,每个样品都具有良好的电磁波吸收能力,其中,在700℃下制备的Fe304/石墨烯复合材料在6.72GHz处的反射损耗值达到了-17.1dB。所有样品的吸波性能均比Fe304和石墨烯的机械混合物以及商品化的电磁波吸收剂[Fe, Ni]的吸波性能要优越。另外,电磁波吸收性能还能够通过氧化石墨烯在初始原料中的比例进行调控,而且鉴于Fe304/石墨烯复合材料的高热稳定性,这些材料有望成为高温吸波材料。2.通过两步水热法制备了α-Fe2O3/石墨烯复合材料,并探究了其作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衬底和光催化剂用于检测和降解水中的多种有机污染物的性能。实验表明,该复合材料体系对罗丹明6G的探测浓度可以达到10-6mol/L,对多种有机物如罗丹明6G,亚蓝,甲基橙和双酚A都具有较好的循环降解能力,实现了集SERS检测与光催化降解能力于一身新材料体系。
其他文献
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具有高消光系数、可调光谱响应范围、理论转换效率高等优点,是目前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主要对连续离子层沉积法(SILAR)实验参数对PbS沉积形貌和数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重点研究了反应温度对PbS敏化TiO2薄膜性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PbS和CdS量子点共敏化Ti02薄膜的光学及光电转换性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磁控溅射制备TiO2薄膜,用连续离子层沉积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电炉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在世界各地得到快速发展,各国学者在电炉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及其对产品的组织、性能的影响方面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世纪初
目前商业用的锂离子电池主要采用钴酸锂(LiCoO_2)为正极材料。由于钴资源缺乏、价格昂贵及毒性较高,开发少钴或无钴的新型正极材料成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发展方向。镍酸锂(LiNiO_2)是一种很重要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由于其实际容量高于钴酸锂,而且资源比较丰富,价格较低、毒性较低,很有希望成为替代钴酸锂的新型正极材料。但镍酸锂存在合成条件苛刻、容易形成非化学计量化合物、循环性和热稳定性差等问题。尽
铁基非晶合金自上世纪六十年代问世以来,因其特有的内部结构和优异性能(如软磁性能、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等),成为了广大学者研究的热潮。经过不断的努力,其制备方法,处理工艺以及
学位
作为重要的稀土氧化物,CeO2在催化、燃料电池、传感器和磁性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学位论文以Ce(NO3)3·6H2O作为铈源、Na3PO4·12H2O作为沉淀剂,采用水热法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