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功能区划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ngfeng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功能区划是通过对各生态要素综合进行评价,获得空间上的分布与分区信息,为区域生态环境管理和生态资源信息的配置提供一个地理空间上的框架,为管理者和科学家提供环境管理与规划预测等方面的服务。本文以杭州市为案例,运用现代生态学的理论,在充分考虑区域生态环境现状,生态的空间框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环境对人类活动强度敏感性的空间分异,以及水资源承载力的空间分布规律,用聚类分析法将区域划分为不同的生态功能单元,并指出各功能区内部主要敏感性问题和生态服务功能,外部给予的补给,以及今后生态建设的方向和环境管理对策。主要结果包括: 通过对自然资本、经济资本与社会资本的核算,辨析了杭州市的生态空间框架,并以生态空间框架为基础划分区域,构建了以杭州市主城区为中心的辐射型城市环境功能圈、生态经济功能圈和生态保育功能圈。 生态敏感性是生态系统对外部干扰的抵抗能力的表征。杭州市的生态敏感性主要包括水土流失敏感性、生境敏感性和酸雨敏感性评价,综合评价结果:10.9%的面积为低度敏感区,59.6%的面积为中度敏感区,29.5%的面积为高度敏感区。 根据对杭州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功能、土壤保持功能和营养物质保持功能等生态服务功能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8.9%的面积为比较重要功能保护区,41.4%的面积为中等重要功能保护区,39.7%的面积为重要功能保护区。 对杭州市水资源承载力分析表明,16.7%的区域为极度缺水地区,18.4%的区域为严重缺水地区,25.4%的区域为中度缺水地区,21.1%的区域为轻度缺水地区,仅有13.4%的区域为不缺水地区,杭州市人均实际可利用水资源量仅为1647m~3/人,处于中度缺水状态。 运用GIS遥感技术和SPSS统计软件,通过对各要素的聚类分析,将杭州市分为十大功能区,并对各功能区的内部生态功能、外部生态支持进行了分析,辨析了功能区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分区控制性导则。
其他文献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大量涌现的英语新词在英语语言中地位日益增加。许多语言学家对这一新生的语言现象给予重视。因此,产生了无数的英语新词词典和相关的学术文章。然而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程结构作了较大变革,它既体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同时也是教育实践的理论指导,因此成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的焦点。本文以课程结构的变革及高
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所需的投资资金最多、所需资源最多而且时间跨度长。项目的投资、进度和质量控制的任务非常重,所以对资源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要求非常高。而目前大型工程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类高致残率的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疾病,SCI 的治疗一直是困扰神经生物学的重大难题。近年来科学家尝试用多种手
隧道监控量测及信息反馈技术是新奥法(NATM)原理修建隧道的主要内容之一。新奥法的理论基础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围岩的自承作用,尽可能保护隧道围岩原有强度,允许围岩变形但又不
<正>为了解农业银行涉农金融服务现状,指导督促深化"三农"服务工作,近期,我们对农业银行江苏省分行(以下简称该分行)及镇江、盐城、徐州、扬州等地分行开展了调研,并深入实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化给社会各个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旅游业作为我国一个支柱性产业,它的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重点工程。本文首先对旅游信息化的定义
生物认证(Biometric)技术是依靠人类自身所固有的生理或行为特征进行身份验证的一种手段。而生物认证中的人脸特征又是人与人之间互相辨识的最重要和最直观的生物特征。这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