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拒食蛋白XnAFP2是一种从嗜线虫致病杆菌CB6菌株中分离纯化的毒性蛋白,对多种农业害虫具有拒食、抑制生长发育的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拒食蛋白XnAFP2,本文克隆了拒食蛋白基因xnAFP2,对其进行了功能结构域分析,分别克隆、表达、纯化了各结构域片段,并进行了生物活性测定,得到了拒食蛋白XnAFP2的主效活性区域。同时,还对取食XnAFP2的玉米螟体内主要酶系活性变化进行了测定,为XnAFP2作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拒食蛋白XnAFP2是一种从嗜线虫致病杆菌CB6菌株中分离纯化的毒性蛋白,对多种农业害虫具有拒食、抑制生长发育的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拒食蛋白XnAFP2,本文克隆了拒食蛋白基因xnAFP2,对其进行了功能结构域分析,分别克隆、表达、纯化了各结构域片段,并进行了生物活性测定,得到了拒食蛋白XnAFP2的主效活性区域。同时,还对取食XnAFP2的玉米螟体内主要酶系活性变化进行了测定,为XnAFP2作用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全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拒食蛋白XnAFP2的基因克隆、表达通过AKTA分离纯化得到拒食蛋白XnAFP2,利用质谱测序的方法,得到XnAFP2的部分肽段序列,然后进行NCBI数据库比对,根据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克隆得到拒食蛋白基因xnAFP2,并尝试对该基因进行表达。2.拒食蛋白XnAFP2功能结构域的划分与各结构域表达载体的构建拒食蛋白XnAFP2全长2524氨基酸,对该蛋白进行表达非常困难,为了研究其主效活性区域,对其进行结构域预测和划分,用PCR方法扩增了出3个结构域片段:DomainI,DomainII,DomainIII,并构建了各结构域片段的融合表达载体。3.拒食蛋白XnAFP2三个结构域的表达与纯化将XnAFP2三个结构域片段的表达载体转入E.coli BL21(DE3)细胞,经IPTG诱导表达,获得了拒食蛋白三个结构域片段的表达蛋白。用蛋白纯化系统(AKTA Explorer10.0)对表达蛋白进行His?Tag亲和层析纯化和脱盐处理,得到纯化蛋白。4.拒食蛋白XnAFP2三个结构域片段表达蛋白的功能比较与分析通过拒食蛋白各蛋白片段对棉铃虫、玉米螟、小菜蛾三种幼虫的生长抑制作用的测定,比较分析其功能差异,以期得到拒食蛋白主效活性区域。结果表明,三个蛋白片段对棉铃虫三龄幼虫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7.4%、39.8%和20.2%,对玉米螟三龄幼虫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0.2%、38.6%和21.7%,对小菜蛾三龄幼虫的非选择性拒食率分别为25.7%、44.1%和26.8%。三个结构域片段的表达蛋白对棉铃虫和玉米螟的三龄幼虫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生长抑制活性,对小菜蛾的三龄幼虫具有不同程度的拒食效果。其中以Domain II活性最高,无论是对棉铃虫和玉米螟三龄幼虫的相对生长抑制率还是对小菜蛾三龄幼虫的非选择性拒食率,均高于40%;而Domain I、Domain III生长抑制活性或拒食效果较低,均低于27%,与Domain II相比差异显著。因此,Domain II是拒食蛋白XnAFP2的主效活性区域。5.拒食蛋白XnAFP2对玉米螟体内主要酶系活性的影响用拒食蛋白XnAFP2饲喂玉米螟3龄幼虫,检测了拒食蛋白对玉米螟生长发育的影响,并通过生化分析研究其对玉米螟幼虫体内解毒酶、保护酶和中肠蛋白酶活性的影响,测定比较了取食XnAFP2后幼虫体内乙酰胆碱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中肠总蛋白酶的活力。结果表明:取食拒食蛋白XnAFP2 (50μg/ml)72h后玉米螟幼虫相对生长抑制率达69.88%,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力明显低于对照;而乙酰胆碱酯酶活力显著高于对照(3.5倍),保护酶系、中肠总蛋白酶的活性在取食36h后都有一个诱导上升的过程,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昆虫生长发育受到明显抑制,体内主要酶系活性都大大降低。
其他文献
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中的育人功能,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编排也为教师依托教材对学生进行"立德树人"教育提供了可能,尤其是教材中典型课例所具有的鲜明主题,教师可以此为媒介对学生适度进行崇尚行为之美、欣赏自然之美、品味艺术之美、探索科学之美等方面的教育,有效实现语文课程"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帮助学生成长为一个有道德、有担当、有追求的人。
逆境胁迫,包括极端温度(低温、高温)、干旱、盐胁迫、化学毒害和光污染等,严重影响植物生长及产量,并触发植物在生理、形态、生化和分子结构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逆境胁迫对植物生长和发育具有严重影响,传统的育种因为缺乏有效的资源而抵御逆境效果不明显,因此有必要对抗逆植物的基因资源进行深入发掘。作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获得一定的适应逆境的能力,当逆境出现时植物会有很多基因被激发表达来提高自身的抗逆能力,这些基因
目的 比较乳腺癌乳房全切与保乳手术后患者的满意度及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方面的差异。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1年3月-6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与山西省人民医院乳腺科行手术治疗后的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评价患者的一般情况,使用BREAST-Q量表中乳房全切模块(调查乳房全切术后患者)和保乳整形模块的术后量表(调查保乳手术后患者)调查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比较乳房全切与保乳手术患者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我国计算机行业建设发展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虚拟化技术合理运用作为现代计算机技术创新研究过程的重中之重,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关键内容。其能够有效消除实体结构之间的界限,最大程度发挥出计算机物理硬件的作用,并优化改善计算机软件程序性能。本文将进一步对计算机技术中虚拟化技术的运用展开分析,旨在为同行业者提供科学参考意见。
嗜酸真菌Bispora sp. MEY-1分离自江西金属矿废水,具有极端嗜酸性,最适生长的pH为2.5-3.0,可分泌产生多种重要的工业用酶,包括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果胶酶、β-甘露聚糖酶、α-半乳糖苷酶、β-半乳糖苷酶、淀粉酶、CMCase以及β-葡萄糖苷酶等九种糖苷水解酶,是一株优良的工业产酶菌。本文从嗜酸真菌Bispora sp. MEY-1分离克隆到3个糖苷水解酶基因,即β-1,3-1
气候变暖以及越来越频繁的各类极端气候事件给世界各国的人民生活、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气候变化成为当前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作为研究气候以及气候变化不可或缺的工具,气候数值模式正广泛地应用于气候模拟、预测之中,这其中区域气候模式以其分辨率高、细致描绘区域信息等显著特征,正成为研究区域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之一。英国Hadley气候预测与研究中心的PRECIS和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的Reg
面对不同的环境压力,微生物进化出不同类型的RNA聚合酶的σ因子以启动不同的基因表达来应对不同环境对自身的影响。σS因子由rpoS基因编码,是微生物应对一般胁迫反应的主要控制因子。该因子主要控制着稳定期与逆境胁迫相关的多种基因的表达,在不同菌中它的调控模式不尽相同。施氏假单胞菌A1501是一株分离自水稻根际的联合固氮菌,该菌具有较高的耐盐能力,具有开发为一株耐盐固氮工程菌的优良潜质。为了研究该菌应对
β-半乳糖苷酶(β-D-galactoside galatohdrolase,EC 3.2.1.23)俗称乳糖酶(lactase),是一种重要的糖苷水解酶。该酶能水解乳糖生成半乳糖和葡萄糖,可用于生产低乳糖制品来缓解因乳糖酶缺乏造成的乳糖消化不良和乳糖不耐受症;同时,还可利用该酶的转糖苷作用生产具有保健作用的低聚半乳糖。近年来,乳糖酶在低乳糖牛奶和低聚半乳糖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技术已渐趋成熟,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