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磷限制对圆海链藻的生长及转录表达的影响

来源 :浙江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yu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营养繁殖是微藻的重要繁殖方式之一,环境中营养不足会影响微藻的生长和代谢。磷是微藻生长与代谢所必需的主要营养元素之一,微藻优先利用环境中的溶解态无机磷,而磷限制下会引起一些赤潮藻的细胞形态和结构、毒素产量和组成、磷利用方式、细胞代谢产物等生理变化和分子水平上的表达调控。本文以广温广盐的有害赤潮藻圆海链藻为研究对象,研究无机磷限制对圆海链藻生长和转录表达的影响。研究案例对了解海洋生态系统中重要营养元素与赤潮藻种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设置不同无机磷浓度的培养基(氮浓度相同,为880μM),观察圆海链藻种群密度变化规律,探讨限制圆海链藻种群密度生长的无机磷浓度,分析无机磷限制对圆海链藻细胞形态与结构、叶绿素a含量、细胞磷配额和细胞内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特征,并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探讨无机磷限制下圆海链藻响应的分子机制,结果如下:(1)在0、9、18、36、72和144μM六个磷浓度的培养基中分别培养圆海链藻8 d,当无机磷浓度为0μM时圆海链藻种群生长受到显著抑制,甚至出现负增长,36μM时圆海链藻种群密度呈指数增长。根据8 d的平均比生长率,除0μM外,无机磷浓度为9μM时圆海链藻种群密度受到的抑制情况最强。这可能与低磷限制诱导细胞凋亡有关。(2)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发现,无磷和缺磷(9μM)培养下的圆海链藻细胞壁出现缺刻,壳环带剥离,支持突和黏液丝发生脱落,细胞内细胞基质大量流失,粗面内质网和叶绿体等多种细胞器不同程度地发生溶解,尤其是包含遗传信息的细胞核和核仁区域消失不见。上述圆海链藻细胞形态与结构变化在无磷培养下比缺磷更为明显。缺磷组和对照组圆海链藻转录组分析结果显示,缺磷培养的圆海链藻细胞内有关细胞凋亡的基因如细胞色素c和分子伴侣(HSP90A)显著上调,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m TOR(MTOR)显著下调,圆海链藻正常的生理活动受到影响,细胞进入衰亡阶段。(3)无磷和缺磷培养后期的圆海链藻细胞内叶绿素a含量略微升高,但与对照组(36μM)藻细胞叶绿素a含量相比不显著。转录组分析结果显示,与叶绿素a相关的叶绿素a载脂蛋白基因表达量显著提高,磷限制会影响圆海链藻细胞内叶绿素a的含量。(4)无磷和缺磷培养的圆海链藻细胞内AKP活性升高,细胞磷配额也随之增加,但未检测到与AKP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可能与缺磷培养圆海链藻的时间不足或磷浓度不够低有关。缺磷培养下检测到圆海链藻的高亲和性磷转运系统相关基因下调表达,可能是磷浓度为9μM时不能启动圆海链藻的高亲和性磷转运系统。(5)本研究多次提取无磷组、缺磷组和对照组圆海链藻的RNA,仅缺磷组和对照组RNA满足转录组测序要求,无磷组RNA质量较差,可能与低磷破坏了细胞内多数细胞器有关。相对于对照组圆海链藻,在缺磷组藻细胞中共检测到509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2654个基因上调,2438个基因下调,显著富集于17条上调通路和13条下调通路。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随着我国港口燃油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港口溢油事件频繁发生。溢油事故对海洋环境与沿岸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鉴于船舶溢油突发性强,危害大的特点,溢油应急显得格外重要。现有的气幕式围油栏作为溢油应急围控的重要装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船舶进出港口时,无法自动调整气幕管道的高度以便船舶能顺利通行;(2)实际海况复杂多变,无法根据实时围油效果的变化动态调整气幕管道等参数;(3)未总结出控制围油效果的理论公
黄姑鱼(Nibea albiflora)是我国沿海重要的经济养殖鱼类,具有性成熟周期短、养殖技术成熟等优点,可以作为鱼类生殖细胞移植的受体。在鱼类生殖细胞移植中,由于受体内源的生殖细胞与供体生殖细胞存在竞争,不育受体的制备至关重要。为了制备不育受体,本研究系统分析了白消安和高温处理对黄姑鱼生长、性腺发育、生殖细胞和体细胞基因表达等影响。本研究设计不同剂量白消安(10 mg/kg、40 mg/kg)
学位
学位
凤鲚(Coilia mystus)是瓯江口主要经济鱼类之一,每年4月下旬开始从近岸浅海区域溯江繁殖洄游,近些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等原因,资源日渐衰退。本研究于2015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在瓯江口进行渔业生物资源监测调查,在灵昆岛至桥下镇处设置11个站点(F01-F11),调查网具分别为群众使用的流刺网和小型双拖网,调查时间为每年4-8月凤鲚的繁殖洄游季节。本文从凤鲚的生物学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