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贸易流量、贸易收支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ss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成为紧随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制造业贸易也迅速发展起来。1992-2011年间,我国制造业出口、进口、贸易流量年均增长率分别高达119.393%、77.677%、98.960%,并且,2011年我国制造业贸易流量占货物贸易流量的比重是84.142%。  现有相关文献对我国制造业贸易的研究较少,为深入了解我国制造业对外贸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本文从对外贸易最核心的两个问题(贸易流量(进出口总额)和贸易收支(进出口差额))入手,考察我国制造业贸易流量、制造业贸易收支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利用表格以及图表对我国制造业贸易流量以及贸易收支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同时,基于贸易引力模型以及修正后的Zakir和Ismail(2010)模型,利用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间的双边制造业贸易数据,试图寻找出我国制造业贸易流量以及贸易收支的主要影响因素。  研究发现:1992年-2011年间,中国的制造业出口、进口、贸易流量总体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2008~2009年间由于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制造业出口、进口、贸易流量均有所下降。除1993年外,我国的的制造业贸易都是顺差,贸易收支主要集中于区间1-1.2之内变动。  制造业分类产品的出口、进口、贸易流量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中,年均出口、年均进口、年均贸易流量最多的是机械设备,最少的是木材产品。食品饮料和烟草、纺织品和皮革、木材产品、非金属矿物制品都是贸易顺差,化学品、纸制品都是贸易逆差。纺织品和皮革的贸易收支最大,并且总体上呈现出递增的趋势,纸制品的贸易收支最小。  影响我国制造业贸易流量的因素主要有:双边制造业增加值、双边人口数、双方人均国内收入差异、贸易双方间地理距离以及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事件。制造业发展、相近的人均收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都会促进制造业贸易,地理距离是制造业贸易的阻碍因素,但是人口增加对制造业贸易的作用不明确。  相对实际制造业增加值、相对实际人均国民收入、双边实际汇率、贸易加权距离、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都对中国制造业贸易收支(出口/进口)有显著影响。相对实际制造业增加值、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制造业贸易收支负相关,相对实际人均国民收入、双边实际汇率和贸易加权距离与制造业贸易收支正相关,其中,双边实际汇率对制造业贸易收支的影响最小。并且,中国制造业对外贸易收支存在动态连续性,中国对贸易伙伴的前期贸易收支改善将驱动后期贸易收支继续得以改善。
其他文献
海域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地域空间综合体,沿海地区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沿海城镇的形成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着海洋生态环境,同时,海洋生态环境对沿海地区的发
当今世界主要经济体都经历了从利率管制到利率市场化的变革,在这一变革过程中,货币市场基金诞生了。货币市场基金从诞生之初,就承载着突破、利用利率管制的限制,为中小投资者牟取
1、商业银行经营的特点及财务分析目的。同时介绍了作为案例分析的企业、中国银行秦皇岛分行的简介。  2、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之一——共同比/共同尺度分析。通过2012年与201
当今社会正趋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世界各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相互依存,而其中互联网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通过研究互联网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有助于缓解城乡的二元矛盾。互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国经济日益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每年以近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但资本市场的发展并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脚步。资本市场不完善,缺少相应的投融资渠道,导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