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约占甲状腺癌中的90%;目前治疗以手术为主,结合放射碘(RAI)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治疗临床治愈率较高。但仍有大约25%的患者在随访期间发生局部复发和/或远处转移;并且这些患者中近三分之二将成为预后不良的放射碘难治性甲状腺癌(RR-DTC)。共信号分子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己被证明可有效抑制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被证明与预后有关。在结直肠癌中,有人提出了一种预后评分(“免疫评分”),该评分基于肿瘤中心区和侵袭边缘区中CD3+和CD8+细胞毒性T细胞的密度分布,其表现优于TNM分期。目的通过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和CD3+CD8+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的表达,探讨PD-LI表达及基于CD3+CD8+TILs的免疫评分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在本院接受治疗随访的PTC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组织病理标本;包括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多灶性,包膜边缘状态,pT,pN分期,疾病复发和生存数据。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石蜡组织中CD3 CD8和PD-L1的表达,视觉评估法计数染色细胞并分析其与临床和组织病理学、无病生存的相关性。结果CD3+CD8+T细胞在肿瘤中低表达的患者肿瘤外侵(p=0.012)和淋巴结转移率(p<0.001)显著高于高表达组。CD3+CD8+TILs密度与肿瘤大小(p=0.019)和多灶性(p=0.03)显著相关。单因素分析证实CD3+CD8+T细胞密度与无病生存期(DFS)显著相关(HR,13.250;95%CI,2.077,84.522;p<0.001)。Cox 多因素分析支持免疫评分与组织病理学特征相比预测复发具有优势(RR,0.096;95%CI,0.015,0.597;p=0.012)。ROC曲线显示免疫评分(AUC=0.954)比AJCC-TNM分期和甲状腺癌复发危险分层具有更好的预测性能。全部34名PTC患者肿瘤中PD-Ll表达呈阴性,仅在部分分化较差的区域表达,且表达强度小于10%。在5例甲状腺未分化癌的活检组织标本中发现2例PD-L1表达阳性,且表达强度更高更频繁。结论CD3+CD8+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表达可用于鉴别侵袭性更强的PTC患者。基于CD3+CD8+T细胞在特定肿瘤区域表达进行联合分析的免疫评分是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肿瘤复发的有用指标,预测性能可能优于目前传统预测参数。PD-L1在分化差的甲状腺癌中可能有治疗意义,但对PTC预后的价值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