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Co掺杂ZnO稀磁半导体第一性原理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yangchao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旋电子器件由于同时具备电子的电荷属性和自旋属性,可以极大地提高信息的处理和传输速度,扩展信息的存储能力。ZnO稀磁半导体在自旋电子器件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而研究和制备出具有高质量的ZnO稀磁半导体已经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到目前为止,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验上都对ZnO稀磁半导体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获得了众多有意义的研究成果,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研究者继续去解决,比如研究结果不统一、实验重复性差、磁性起源机理存在争议以及居里温度低等,这些问题都制约着它们的发展和应用。与此同时ZnO在光学性质方面也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因此有必要在研究其磁性的同时,对其光学性质进行研究,以期待为同时具有优异磁学特性和光学特性的电子器件的研究和制备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构建Fe单掺杂ZnO和Co单掺杂ZnO的模型,对它们的磁性和电子结构进行计算和分析,其研究结果表明:在没有其他杂质元素或者缺陷引入的情况下,它们都不具备室温铁磁性。但是相对于Fe单掺杂ZnO在基态时表现为反铁磁态,Co单掺杂ZnO在基态时的磁稳定性与掺杂原子的相对位置有关,既可能是反铁磁态也可能是铁磁态。要使它们能够应用于实际,就必须通过其他途径对它们予以改性,使得它们具有室温铁磁性。多余电子形成的载流子对它们的铁磁态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因而考虑能否通过增加载流子浓度的方法使得它们具有室温铁磁性。(2)构建了Fe-In共掺杂ZnO和Co-In共掺杂ZnO的模型,计算和分析了它们的磁性和电子结构,其研究结果表明:它们都具有室温铁磁性,并且相对而言Co-In共掺杂ZnO的室温铁磁性强于Fe-In共掺ZnO,更利于的实际应用。它们的磁性调控机理可以用多余载流子调控的双交换机制来解释,这里的多余载流子指的是自由电子。(3)对In掺入前的单掺杂ZnO和In掺入后形成的共掺杂ZnO的光学性质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其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本征ZnO,它们的光学性质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一、虽然它们的吸收光谱仍然主要分布在紫外光区,但是它们的吸收能力明显要强于本征ZnO;其二、在低能的可见光区域(1.61eV到3.10eV),本征ZnO的吸收系数几乎为零,而它们却存在明显的吸收峰。再者,共掺杂ZnO的吸收能力强于单掺杂ZnO。因此它们在紫外光电子器件领域和可见光吸收利用的器件领域都具有很好的应用潜能,并且这种潜力是In掺入后形成的共掺杂ZnO大于In掺入前的单掺杂ZnO,同时Fe-In共掺杂ZnO大于Co-In共掺杂ZnO。
其他文献
尽管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在理论研究领域和教育实践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研究者还不明确学习者在协作学习过程中进行了哪些小组活动,学习过程具备哪些特征,是否存在一定
分析单级离心泵机械密封在实际应用中出现泄漏的原因,讨论消除机械密封失效的措施,以保障机械密封长期可靠地运转。
随着我国工程建筑的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施工技术在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市政工程作为城市建设的重点,也是保证人们正常生活的前提,一般来说,市政施工要求比其他的施
构建富有思想、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的基础在对教材的解读.基于此,本文深入分析了解读小学数学教材的方法,即通读教材,理清脉络;细读教材,挖掘深度;比 读教材,发现不足;品读教材,巧设
细胞作为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对其基因组和转录组进行分析在研究分化、发育、疾病起源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细胞遗传物质分析仍局限于对大量细胞进行分析获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后,浙江省委对机关党建工作进一步重视。去年,省委明确机关工委要参与部门民主生活会管理以后,工委主动参与对厅局党组(党委)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
在国家基础经济建设过程中,公路建设是一个重要的应用环节。为了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的稳定,进行公路养护体系的健全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对管理模式与养护模式的协调,为当今的现代
目的:通过优化左金丸的制丸工艺参数,解决左金丸制丸过程中出现的丸药易开裂现象,并进行了工艺验证。方法:首先制得左金丸粉,然后以丸药外观、溶散时限为评价指标,通过考察不
回音壁模式光学微腔在的非线性光学领域有着巨大的研究与应用价值,由于其超高的品质因子和较小的模式体积带来了极为明显的腔内功率密度增强效应,使得非线性过程的效率被大大
本文以声波多层透射理论为基础,设计并制作了兆赫频的超声复合抛光振子,以集成电路衬底材料单晶硅片为抛光对象,将兆赫频的超声振动作用于硅片的化学机械抛光过程。首先,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