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ping Theory and Realizaion of Artistic Conception in Li Yu's Poetry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pyev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知诗学在西方发展得如火如荼,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也开始关注并热衷于这一新兴学科的研究。随着两届“认知诗学大会”的召开,许多国内学者开始将认知诗学与中国经典诗歌的研究相结合,将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与中国古典文化中西合璧。中国经典诗歌重在“以景喻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及想象,其情之真挚、其境之深远,令人钦佩。但在目前的学界,认知诗学和中国古典诗歌相结合的研究仍处在起步阶段,羽翼未丰,相关的研究仍是将笔墨放在理论的引进和评价、意象的翻译和音律的押韵上,鲜有学者涉及意境的生成和现实化等内在认知过程。本文旨在探析认知诗学,特别是映射理论下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现实化,通过对映射理论的分析,寻求更适合解释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的产生与实现过程的理论体系。映射作为一种数学概念应用于诗学当中,一方面丰富了认知科学的范畴,证实了其具有相当强的解释能力;另一方面完善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研究,有利于人们对中国古典诗歌进行进一步欣赏和对外传播。映射理论是Fauconnier三大理论之一,与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息息相关,在这两者的配合下,意境的现实化得到更完整的呈现。通过以李煜词意境的具体实例研究,试证明宋词唐诗等中国古典诗词中意境的现实化可以从认识视角下的映射理论实现,为传统文学提供一个现代崭新的研究视角与方法,开拓了另一番文学评价模式。   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   第一章作为介绍,叙写认知诗学的发展和现今学界存在的问题,同时覆盖本篇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结构组织。   第二章由两个子部分组成,分别是认知诗学的文献综述和映射理论的文献综述。   第三章主要处理投影映射的两部分,即传统的隐喻映射和创造性的隐喻映射在李煜词意境中的现实机制。   在第四章中,语用功能映射如何体现在词意境的现实化过程中,分别包括转喻映射和提喻映射两种。   第五章是本文的第三大分支,致力于体现图示映射理论对李煜词意境的现实化。   最后,第六章将作为本论文的结论章。本文在研究李煜词意境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实用价值。因此,我们应有种紧迫感,加快推动认知涛学视角下映射理论对李煜词意境的现实化研究。
其他文献
由于啁啾脉冲放大(CPA)技术的出现,高功率、超短脉冲激光系统的研制在近十几年来取得了极大的进展,高能激光系统已经可以使聚焦光强超过10^20W/cm^2,对信噪比的要求也更加高,就需要
中国的国际商务环境的巨大变化改变了我国高校以及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的专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影响到高等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其特征之一就是各类专门用途英语(ESP)在高校
J.D.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与安妮·泰勒《拼凑而成的星球》的发表相差半个世纪之遥。身为二战后的作品,《麦田的守望者》作为塞林格唯一出版的长篇小说,尽管在出版初期该小
亨利·罗斯是当代最伟大的美国犹太作家之一。其代表作《就说是睡着了》被称为美国犹太文学的代表作,该书出版于1934年,当时美国正受到“黑色星期四”的冲击波,全社会陷入迷惘与
通过不同处理对比了含腐植酸喷施宝水溶肥料对安吉白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含腐植酸喷施宝水溶肥提高了安吉白茶产量,与对照相比,含腐植酸喷施宝水溶肥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