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章 掌背动脉皮瓣的解剖学研究第一节防腐标本的解剖目的:通过对7只防腐标本手解剖观测掌背动脉及其皮支的解剖学特点,包括其起止、数量、走行、交通支的吻合情况及血供分布范围,为以掌背动脉为基础的多种皮瓣、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以及先天性并指畸形指蹼重建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取7只防腐标本手进行显微解剖,完整暴露掌背掌背动脉,观察、测量,其走行、数量、分布等,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掌背动脉位于手背伸肌腱深面,走行于各骨间背侧肌的浅面,共4条。第1掌背动脉由桡动脉腕背支发出,延续为示指桡背侧动脉,起点外径0.69±0.05mm,末端外径0.40±0.05mm,全长行程52.34±3.66mm。第2-4掌背动脉由掌深弓的近侧穿支发出,与腕背动脉网发出的交通支吻合而成,走行在背侧骨间肌的浅面,在指蹼背侧向远端延续为指背动脉。起始外径分别为0.81±0.08mm、0.65±0.09mm、0.54±0.06mm,末端外径分别为0.61±0.06mm、0.49±0.11mm、0.41±0.06mm。行程分别为55.70±4.20mm、52.20±6.27mm、 52.75±5.12mm。结论:手背部皮肤及第1掌骨背侧皮肤由4条掌背动脉营养。第1-4掌背动脉终末支延续为指背侧动脉。在掌骨头间发出皮支最多。各掌背动脉间形成网状结构。第二节新鲜标本的解剖目的:通过对9只新鲜标本手,用天然乳胶(红色工业燃料染色)进行动脉血管灌注,解剖观测掌背动脉及其皮支的起止、数量、走行、交通支的吻合情况及血供分布范围,为以掌背动脉为基础的多种皮瓣、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以及先天性并指畸形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取9只新鲜手标本,天然乳胶(红色工业燃料染色),由尺动脉、桡动脉进行血管灌注,经由-30℃冰柜保存2天,复温解冻后进行掌背动脉系统解剖学观察、测量,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掌背动脉位于手背伸肌腱深面,走行于各骨间背侧肌的浅面,共4条,即第1掌背动脉、第2掌背动脉、第3掌背动脉、第4掌背动脉。第1掌背动脉由桡动脉腕背支发出,延续为示指桡背侧动脉,起点外径0.68±0.05mm,末端外径0.41±0.05mm,全长行程53.34±3.66mm。第2-4掌背动脉由掌深弓的近侧穿支发出,与腕背动脉网发出的交通支吻合而成,走行在背侧骨间肌的浅面,在指蹼背侧向远端延续为指背动脉。起始外径分别为0.82±0.08mm、0.67±0.09mm、0.54±0.06mm,末端外径分别为0.61±0.06mm、0.49±0.11mm、 0.41±0.06mm。行程分别为55.70±4.20mm、54.20±6.27mm、52.75±5.12mm。结论:手背部皮肤及第1掌骨背侧皮肤由4条掌背动脉营养。第1-4掌背动脉终末支延续为指背侧动脉。在掌骨头间发出皮支最多。各掌背动脉间形成网状结构。第二章掌背动脉皮瓣的临床应用第一节掌背皮瓣在手部软组织及皮肤缺损中的应用目的:探讨以掌背动脉为蒂的皮瓣在手部皮肤缺损中的应用和临床效果。以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掌背动脉的走行、分布规律,设计切取多种掌背动脉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并随访观察记录患者术后手术效果,为显微外科与手外科临床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术式选择提供理论支持和多种临床验证有效地修复方法。方法:2012年5月至2013年11月,应用以掌背动脉为蒂的穿支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16例。结果:16例以掌背动脉为蒂的穿支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除去2例皮瓣成活不佳之外,其余皮瓣全部成活,随访5个月至23个月,平均随访13.3个月,患者对皮瓣功能与外形满意度达95.6%。存活皮瓣皮温无异常,颜色与正常皮肤无异,皮肤弹性可,皮瓣无色素沉着,外形无异常。顺行掌背动脉岛状皮瓣未损伤掌背皮肤神经,两点辨别觉为7.3(6-9)mm;吻合感觉神经后的逆行掌背动脉岛状皮瓣2-4个月感觉恢复,两点辨别觉9.6(8-13)mm。供区无皮缘坏死、瘢痕挛缩等并发症,供区遗留线性瘢痕。结论:掌背动脉及其皮支血管链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及皮肤缺损,皮瓣切取面积大,术后供区可以直接缝合,血供可靠,术后皮瓣成活率高,感觉功能恢复满意,是临床上治疗手部软组织及皮肤缺损的较好方法之一。第二节掌背穿支皮瓣滑移术在并指畸形指蹼重建中的应用目的:探讨掌背穿支皮瓣滑移术在先天性并指畸形指蹼重建中的应用。术后随访记录分指后手部运动和感觉功能。从而为显微外科、手外科临床中对先天性并指畸形指蹼重建的修复提供理论支持和新的手术方式。方法: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分指后指蹼皮肤缺损面积及创面形状,在手背相应掌骨间设计相应大小及形状的皮下穿支蒂掌背皮瓣(皮瓣四周切开而皮下不游离),并于2007年5月至2012年11月,修复重建先天性并指畸形15例23侧28个指蹼。结果:28个皮瓣全部成活,皮瓣最大面积3*2cm,最小面积1.5*lcm。术后14例22侧26个皮瓣获10-22个月随访,平均14.5个月,患者指蹼大小适中,外形正常,掌指关节活动良好;指蹼两点辨距觉9~13 mm,平均11 mm。根据Swanson手功能的评定标准,对分指后的运动和感觉功能进行评定:优18,良8个,可2个,优良率达92.6%。结论:掌背穿支皮瓣滑移术重建指蹼,具有手术简便安全、重建指蹼外形美观、功能好等优点,是先天性并指畸形指蹼重建的较好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