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在单肺通气下实施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时,建立二氧化碳人工气胸对患者动脉血-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差Pa-ETCO2的影响以及Pet CO2和Pa CO2相关性的变化。方法选择43例行腔镜食管癌手术患者,年龄40~60岁,性别不限,体重指数18~25kg/m2,ASA分级I级或者Ⅱ级。先行双肺机械通气。患者改变体位为左侧卧位后开始进行左侧单肺通气。手术开始同时建立二氧化碳人工气胸。胸内操作进行游离食管以及淋巴结清扫等步骤,操作结束后停止人工气胸恢复双肺通气。于插管后双肺通气即刻(T0),单肺通气15min时(T1),单肺通气联合人工气胸后30min时(T2)、60min时(T3)以及停止人工气胸恢复双肺通气后15min时(T4),分别采集桡动脉、中心静脉血标本,进行血气分析,并记录同一时点的Pet CO2、气道峰压(Ppeak)、肺顺应性(Cdyn)。依据血气分析结果计算Pa-ETCO2,Pa-ETCO2/Pa CO2、氧合指数(Pa O2/Fi O2)、肺内分流率(QS/QT),并分析Pet CO2和Pa CO2的相关性。结果与T0比较,本组患者T1时点Pet CO2、Pa CO2、Pa-ETCO2、Pa-ETCO2/Pa CO2、Ppeak、QS/QT升高,氧合指数、Cdyn均有所降低(P均<0.05),T2、T3时点变化的趋势更为明显(P均<0.05),T4时点上述指标与T0时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双肺通气时二者相关性较好,T0-T2时刻,Pet CO2和Pa CO2均显著相关(P<0.01),T3时刻二者的相关系数显著下降(P>0.05),恢复双肺通气后,二者相关性也恢复至手术开始之前双肺通气水平(P<0.01)。结论单肺通气联合二氧化碳人工气胸后Pa-ET CO2显著增加,Pet CO2和Pa CO2的相关性受到显著影响,单肺通气联合人工气胸停止后各指标均可恢复至术前水平。因此手术过程中应密切监测Pet CO2水平,实时调整机械通气呼吸参数,Pet CO2仍不能完全替代血气分析的临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