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受到我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企业员工基于多种原因,往往会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或者对已有的想法进行过滤,甚至对企业存在的潜在问题保持沉默。员工沉默行为不仅危害员工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同时降低了组织的创新能力和活力,影响组织内部沟通和决策质量,降低组织的工作绩效,增加企业管理成本。因此,沉默行为已经引起众多心理学学者、管理学学者还有企业管理者的关注,并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之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组织文化、员工满意度、组织环境、员工自身特性等对沉默行为的影响,但是对于我国传统文化这一因素对员工沉默行为的影响研究在目前学术界还是还比较少,即便是有,只是研究传统文化中某一变量(如人情面子、圈子文化等)对员工沉默的影响,缺乏系统性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本文以文化维度理论、组织行为学等为指导,在认真梳理和总结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把我国传统文化和组织内部员工沉默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探讨传统文化与员工沉默行为的相关关系。首先,通过理论研究的方法对传统文化和沉默行为的相关理论进行概述;其次,在文献梳理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和员工沉默进行概念界定并根据前期理论的研究提出传统文化与员工沉默行为关系的11项研究假设;接着本研究参考霍夫斯泰德编写的《组织与文化-心理软件的力量》一书,自行编制了传统文化量表,并借鉴了国内学者郑晓涛编制的比较成熟的员工沉默量表,构成了调查问卷的主体部分;再通过预调查、问卷项目、信度、探索性因素分析,对初始问卷进行修正,形成正式调查问卷;最后通过正式问卷调查、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并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11项假设进行了验证并得出结论。研究结果发现: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员工沉默行为具有显著地典型相关关系。其中,权利距离与漠视性、默许性、防御性沉默行为均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集体主义与漠视性沉默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与默许性沉默还有防御性沉默呈现出显著相关关系。长期取向与漠视性沉默没有显著相关关系,但与默许性沉默、防御性沉默呈现出显著正相关关系。权利距离、集体主义对默许性沉默行为的影响大于其对漠视性、防御性沉默行为的影响,而长期取向主要影响员工的防御性沉默行为。调节变量中,除了职务起到了明显的调解作用,其他调节变量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所在企业性质等调节变量的调解作用均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