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副猪嗜血杆菌和猪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g3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副猪嗜血杆菌(Haemopilus parasuis,HPS)和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已成为影响猪群健康的重要病原体,均可引发猪群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给养猪业造成了不小的损失。HPS和SS主要引起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脑膜炎和败血症等。目前已知的HPS和SS血清型分别有15和35种。HPS在中国的流行血清型主要有1、4、5和13型,SS流行的血清型主要有1、2、7和9型。虽然猪群可以通过接种疫苗预防HPS和SS,但两种细菌均存在多种血清型,已有的商业化疫苗无法对所有血清型全面覆盖,所以在猪群感染HPS或SS后,常用的治疗方法依然是使用抗生素。但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很多菌株产生耐药性,使临床治疗效果不佳。因此对HPS和SS进行血清分型,研究其耐药性和潜在毒力因子可以为防控该类细菌病提供思路。本研究对所有菌株血清型、药物敏感性、毒力因子、NAD依赖性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1.副猪嗜血杆菌和猪链球菌的分离鉴定2021年3月至2022年1月,从海南3个规模化猪场采集患病猪脑组织、肺脏、关节积液等病料322份。经过细菌培养特性实验、生化实验及PCR分型鉴定,从中成功鉴定出32株HPS和38株SS。结果发现,海南HPS主要流行4型(50%)、不可分型(40.6%)、1型(9.3%);SS主要流行21型(34.2%)、不可分型(26.3%)、9型(21.1%)和8/21型(18.4%)。2.副猪嗜血杆菌和猪链球菌的培养特性研究HPS在TSA固体培养基(血清+NAD)和巧克力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对HPS进行生长曲线测定,将HPS 1型和4型分别接种于TSB(血清+NAD)、TSB(血清)和TSB(无任何添加)培养基中,由OD600nm值反应细菌的生长速度以及NAD依赖性。结果显示,本实验的HPS分离株具有严格的NAD依赖性,且对培养环境适应能力较强,生长速度较快,HPS 1型和4型分别在第11 h和10 h时OD600nm值达到峰值。SS在鲜血琼脂培养基、巧克力琼脂培养基和TSA固体培养基(血清+NAD)上生长状态良好,在鲜血琼脂培养基上可见明显的β溶血环。对SS进行生长曲线测定,结果显示SS分离株生长速度均较快,在7 h左右OD600nm值即可达到峰值。3.副猪嗜血杆菌和猪链球菌药物敏感性选取20种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用药敏纸片法对32株HPS和38株SS临床分离株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所有HPS对卡那霉素、新霉素、链霉素和磺胺类药物均耐药,耐药率达到100%;对β-内酰胺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氯霉素、氟苯尼考、多西环素和大观霉素均高度敏感,耐药率基本为0;对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中度敏感。SS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所有SS对磺胺类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卡那霉素、新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均耐药,耐药率为100%;对β-内酰胺类药物、大观霉素高度敏感,耐药率均为0;对氯霉素、氟苯尼考、多西环素和喹诺酮类药物中度敏感,中敏率均达60%以上。通过PCR对32株HPS和38株SS临床分离株的耐药基因进行了检测,发现1型HPS仅检出喹诺酮类(gyr A、gyr B、par C、par E)耐药基因,其携带率分别为100%、66.6%、100%、100%;4型和不可分型的HPS均检出了磺胺类(SulⅠ和SulⅡ)、四环素类(Tet A和Tet B)、氟苯尼考(folk)、喹诺酮类(gyr A、gyr B、par C、par E)耐药基因,2种HPS对耐药基因携带率均大于75%。SS耐药基因PCR检测结果显示,9型和8/21型SS均检出了磺胺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和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其耐药基因携带率均大于70%,尤其磺胺类,耐药基因携带率均为100%。其中9型SS还检出了氟苯尼考类耐药基因,携带率为75%;21型SS检出喹诺酮类(par E)、氨基糖苷类(aph A1、str A和str B)和大环内酯类(erm B)耐药基因,其携带率分别为84.6%、100%、92.3%、84.6%、92.3%;不可分型的SS携带率与21型相近。4.副猪嗜血杆菌和猪链球菌毒力基因的检测通过PCR对32株HPS和38株SS各型分离株的毒力基因进行了检测,发现1型HPS菌株检出毒力基因11种,4型HPS菌株检出8种,不可分型的HPS检出7种,其中毒力基因vta2、vta3、hhd A、hhd B、cdt B和cdt C在3种血清型的HPS中高度保守,携带率几乎达100%。9型和8/21型SS均检出8种毒力基因,21型和不可分型SS均检出6种毒力基因,其中毒力基因orf2、Znu A、adpb、Str A、Gapdh和Fbps在4种血清型的SS中高度保守,Gapdh和Fbps携带率为100%,其余4种毒力基因携带率达70%以上。
其他文献
目的应用CRISPR-Cas9技术和LoxP-Cre系统构建血管平滑肌缝隙连接蛋白Cx43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VSMC-Cx43-/-)模型。方法采用受精卵同源重组的方式,对Gja1基因进行flox修饰。通过体外转录的方式,获得Cas9 mRNA和gRNA;通过In-Fusion cloning的方法构建同源重组载体,该载体包含3.0 kb 5’同源臂、1.9 kb的flox区域和3.0 kb 3
<正>【教学目标】1援能认真听老师讲故事,并借助图片,听懂故事内容,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2援能借助图片讲故事,讲出故事的主要内容,声音响亮。3援有当众讲话的勇气和信心。能从内容的完整性和音量的合适性两个方面,对所听的故事进行评价,并及时应答同学的评价。【教学流程】一、激活故事情结,调动交际兴趣师:同学们,老师今天从故事王国带来了好多图片,能猜出它们的名字吗?(出示《小红帽》《白雪公主》《龟兔赛跑》
期刊
高质量学科项目化学习的课程开发一直以来是一个难点问题。围绕学科项目化学习的课程开发建构研究框架,结合小学数学学科,从基于项目本位的价值取向、基于学科本位的价值取向和整合的价值取向三个视角进行案例分析与解读,并对其优缺点进行诠释,继而为教育实践工作者开发高质量学科项目化学习的课程案例提供建议。
华北国医学院作为中华民国时期北平地区较具影响力的中医院校,在民族危难之际、中医药存亡的关键时期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中医临床大夫。华北国医学院的教育经验总结起来有3点:衷中参西,倡中西医学相结合;知行合一,倡理论实践相结合;以德育人,重医德医术相结合。华北国医学院教育经验的现实意义有3点:一是临床是中医教育的生命线;二是重视以德育人,以德化人;三是重视2个结合——继承与创新、理论与实践。以上若干
从现阶段国内外林木遗传育种工作的进展入手,了解到数量遗传学、多元统计分析技术、检测DNA序列和生物技术等新兴科技手段的运用,为林木遗传育种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与其相关的工作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对林木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利用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缺乏长期的改良计划,林木育种改良局限性较大、育种目标过于单一、研究深度远远不够,良种选育手段较低等。基于林木育种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不断加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Glaesserella parasuis)引起的以猪纤维性多浆膜炎、胸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为特征的疾病。抗菌药物治疗是防治该病的有效手段。随着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常用抗菌药物对G.parasuis的敏感性降低。耐药基因的表达赋予了菌株不同药物的抗性,而耐药基因的传播促进了耐药性的传播。作为耐药基因传播的载体,可移动遗传元件(质粒、转座子、整合子以及整合性接合元件
南方谈话是邓小平在世界向何处去、中国该怎么办的重要历史节点做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是邓小平党建思想成熟的标志。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从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思想路线、作风建设四个方面对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思想进行了集中论述,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提供了理论借鉴,有利于贯彻党的基本政治路线不动摇、坚持做好干部培养的组织工作、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建设、坚持反腐倡廉的作风建设,从而促进新时代党的建设迈向新征程。
为减少横向稳定杆在热处理,弯曲成型中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根据杆件的形状结构大小以及生产工艺要求,设计一种用于横向稳定杆生产自动上下料的机器人夹具。该夹具采用双抓手,能兼容多种产品型号,由气缸驱动,齿轮连杆传动机构,将气缸驱动力转化为抓手的夹持力,用于工件自动上下料。研究结果表明:该夹具结构设计合理,能满足生产实际要求,实现企业的生产自动化。
社区作为城市治理的基础单元,其韧性状态深刻影响着城市整体运营。如何有效提升基层社区的韧性水平是现阶段城市治理规划的重要议题。对此,文章基于目前国内韧性社区建设的不足之处,从空间韧性打基础、设施韧性作保障、环境韧性为支撑、治理韧性作牵引、资本韧性谋促进五个方面提出韧性社区建设发展策略,以期为我国韧性社区建设提供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