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朝鲜人迁入中国东北,始于明清之交,清代虽时多时少,但从未间断,民国时期则大批迁入。日本吞并朝鲜后,众多朝鲜反日志士和爱国民众移居中国东北,逐渐形成了以延边和东边道为中心的东北朝鲜人聚居区。20世纪10~30年代,奉系军阀开始崛起、逐渐控制东北。日本为了推行大陆政策,欲利用东北朝鲜人问题达到其侵略中国东北的目的,而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苏联的建立,在东北朝鲜人社会中共产主义运动逐渐兴起。在复杂的形势变化中,迁入东北的朝鲜人成为日本要控制的对象。 本论文在奉系军阀、日本和苏俄之间关系不断演变的主要框架内,选择奉系军阀对东北朝鲜人政策进行实证分析,考察奉系军阀统治时期东北朝鲜人社会的发展以及朝鲜人对东北社会的影响,分析影响奉系军阀东北朝鲜人政策的国外国内因素,总结其政策演变对朝鲜人社会的影响,这将对深刻了解这一时期东北朝鲜人历史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分析奉系军阀的盛衰兴亡以及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也将具有一定的意义。 本论文共分绪论、本论和结语三个部分。 绪论部分主要对本研究课题进行说明,指出研究奉系军阀对东北朝鲜人统治政策的目的与实质,概括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动态,阐述论文的结构、资料来源以及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本论部分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阐述奉系军阀统治时期的东北朝鲜人社会。首先,以奉系军阀统治时期为背景,分析朝鲜人移居东北的内外动因、迁入东北三省的不同途径及分布情况;其次,通过对东北朝鲜人政治活动、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的叙述,勾勒出奉系军阀统治时期东北朝鲜人社会的概貌;再次,阐述东北朝鲜人与东北社会的互动关系,分析朝鲜人迁居后对东北社会的影响。 第二章主要分析和论述奉系军阀对东北朝鲜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政策。首先,在经济方面采取以利用为主的经济政策,利用朝鲜人开发水田,允许朝鲜人发展工商业。其次,在政治方面,出于对朝鲜人的同情以及与日本、苏俄之间的复杂关系,奉系军阀在对待朝鲜人问题上极为矛盾,采取了以同化与取缔为核心的政策,对朝鲜人反日独立运动由同情到不得不取缔,对朝鲜人国籍问题由劝导归化到限制,最终对朝鲜人进行迫害与驱逐。再次,以同化为主的文化政策,同化朝鲜人民族教育,收回朝鲜人的教育权,取缔朝鲜人学校。 第三章主要分析影响奉系军阀制定东北朝鲜人政策的国外与国内因素。首先,分析了日本因素对其制定东北朝鲜人政策产生的影响。其次,以奉系军阀与苏俄政权的关系为切入点,对影响奉系军阀制定朝鲜人政策的苏俄因素进行了分析;再次,从传统历史关系、奉系军阀地方统治政策和张作霖个人因素三个方面,对奉系军阀制定朝鲜人政策的国内因素进行分析。 第四章重点分析奉系军阀政策对东北朝鲜人社会产生的影响。首先,对东北朝鲜人社会的正面影响。对朝鲜人反日独立运动的同情,尤其是地方当局和中下层军警对独立运动的支持,有利于朝鲜人反日独立运动的开展;利用朝鲜人开发水田,使朝鲜人成为东北水田发展的主力军;对朝鲜人反日民族教育的宽容政策,使朝鲜人民族教育得以继续保存。其次,对东北朝鲜人社会的负面影响。“双重国籍”问题的悬而未决,以及奉系军阀政策的自相矛盾给朝鲜人归化入籍造成困惑与不安,而驱逐与迫害造成朝鲜人生活极度惶恐与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