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DW1在多发骨转移瘤及多发骨髓瘤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m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全身弥散扫描(WB-DWI)在多发骨转移瘤及多发骨髓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57例多发骨肿瘤性病变患者(其中多发骨转移瘤47例,多发骨髓瘤10例)及12例正常人进行WB-DWI检查。选取胸椎、腰椎及髂骨作为ADC值测量对象,分析正常人及多发骨肿瘤性病变在WB-DWI上的信号特征,测量病灶的ADC值范围,通过比较ADC值差异来探讨WB-DWI在多发骨转移瘤和多发性骨髓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同时计算多发骨转移瘤患者通过WB-DWI找到原发灶的阳性病例数的比率。   结果:   ①与正常骨质相比,多发骨转移瘤及多发骨髓瘤在WB-DWI上均表现为多灶性的高信号。   ②正常人胸椎、胸椎多发骨转移瘤及骨髓瘤病灶的ADC值分别为:(0.518±0.104)*10-3mm2/s,(1.388±0.324)*10-3mm2/s,(0.835±0.087)*10-3mm2/s;正常人腰椎、腰椎多发骨转移瘤病灶的ADC值分别为:(0.488±0.134)*10-3mm2/s,(1.317±0.215)*10-3mm2/s;(0.832±0.080)*10-3mm2/s;正常人髂骨、髂骨多发骨转移瘤及骨髓瘤病灶的ADC值:(0.546±0.146)*10-3mm2/s,(1.546±0.333)*10-3mm2/s,(0.836±0.095)*10-3mm2/s。同一部位多发骨转移瘤及骨髓瘤的ADC值高于正常志愿者,同一部位多发骨转移瘤病灶ADC值高于多发骨髓瘤,两两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人胸椎、腰椎、髂骨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发骨髓瘤的胸椎、腰椎及髂骨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胸椎、腰椎多发骨转移瘤ADC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胸椎、腰椎多发骨转移瘤与髂骨多发骨转移瘤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   ③在多发骨转移瘤患者中,WB-DWI对原发灶的检出率为74.5%(35/47)。   结论:   通过ADC值定量分析,能为多发骨转移瘤及多发骨髓瘤鉴别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WB-DWI对原发灶的显示,亦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基因芯片技术在肺结核耐药基因检测中的应用及其指导临床治疗的价值。   方法:以2009年10月到2010年10月在河北省胸科医院结核科住院的83位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为
目的:  寻找胸腔积液病因的过程复杂又困难,尤其是结核性胸腔积液。本文旨在评价各项临床和实验室指标对于鉴别结核性胸腔积液及非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探讨结核性胸腔
目的:眼部缺血综合征(Ocular ischemic syndrome,OIS)是指眼的前节和后节以及眼动脉所供血的眼眶结构由于慢性缺血而引起的严重的病理状态,主要是由严重的颈动脉狭窄引起,通常伴
目的分析囊性肾细胞癌(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CRCC)的超声、螺旋CT影像特点,比较两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31例经病理证实的CRCC,术前均行超声和螺旋CT平扫及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