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拉杂明酶催化代谢产物及其水合物性质的理论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ang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替拉杂明酶催化代谢产物及其水合物的性质,具体的内容如下; (1)替拉杂明酶催化代谢产物脱羟基机理; (2)替拉杂明酶催化代谢产物水解机理; (3)替拉杂明酶催化代谢产物的核磁共振碳谱的理论研究; (4)替拉杂明酶催化代谢产物异构体的理论研究; (5)替拉杂明酶催化代谢产物一水化合物的性质。 对替拉杂明酶催化产物脱羟基微观过程(Gates模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理论计算研究。研究发现:替拉杂明(M1)酶一级催化代谢中间体脱羟基反应,有两条通道,反应生成的代谢中间体M4与M5均能发生酶二级催化脱羟基反应并生成同一产物M8。通过比较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值,我们得到:考虑溶剂化效应下的能量是比较合理可信的,同时通过比较所有可能的脱羟基过程活化能,我们可以得到:在替拉杂明(M1)两步酶催化产物脱羟基反应中,相对而言;酶二级催化产物脱羟基较难。在替拉杂明(M1)母体酶一级催化脱羟基过程所生成的产物M4和M5中,M4因其稳定性小,脱羟基过程活化能也不大,更容易进一步发生后续反应而最终生成M8,也就是说M8主要是由M4产生的,整个反应最终的重要产物应该是M5和M8。 对替拉杂明酶催化代谢产物的两种水解机理(Brown模型和Denny模型)的微观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理论计算研究,结果发现:Brown模型路径的速控步骤是M2l→TS21→M5,活化能为55.7kcal/mol;而Denny模型路径的速控步骤是M2→TS22→M22,活化能为60.6kcal/mol。因此,对于同样是水解机理的两种模型,Brown模型在能量上更为可行一些。最后结合我们对Gates模型的研究结果,比较三种模型,在M1→M2→M5反应过程中,Brown模型的速控步骤活化能比Denny模型的要低,Gates模型的活化能最小,因此相对而言,反应按Gates模型进行应该最为有利。 在B3LYP/6-31G(d)和B3LYP/6-311+G(d)水平上,优化了4种化合物和四甲基硅,同时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相同基组水平并考虑溶剂效应的基础上,用GIAO方法计算了4种化合物和四甲基硅的核磁共振碳谱。结果表明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G(d)基组水平上优化四种化合物的构型,然后用GIAO方法,在6-31G(d)基组水平上来计算化合物的核磁共振碳谱,其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最为吻合。 在密度泛函B3LYP/6-31G(d)计算水平上,对替拉杂明两次酶催化代谢产物分别所对应的12种异构体在气相和水相中可能存在构型进行了全自由度优化,并计算出它们的总能量、焓、熵、吉布斯自由能。Onsager反应场溶剂模型用于水相的计算。较详细地讨论了水溶剂化作用对异构体的能量、几何构型、电荷分布和偶极矩的影响。计算结果同已有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对替拉杂明的各种酶催化产物与水所形成的氢键复合物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各复合物的稳定化能,几何构型特征及电荷变化情况等。结果表明各种酶催化产物与水之间能够稳定的复合物,这些复合物的相对稳定性与形成氢键复合物过程中的电荷转移情况以及几何构型分布等方面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同时我们的研究还表明:对氢键复合物的稳定化能进行零点能和基组重叠误差校正是很有必要的。
其他文献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运用群文阅读的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
语文教学是师生语言互动的过程,语文课堂也是一个动态的课堂,由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质,课堂表现得既有开放性和灵活性,又有不确定性和难以把握性等特征.师生语言互
本文通过在环氧树脂基体中加入碳纳米管或巴基纸(Buckypaper)插层与碳纤维形成多相增强体系,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碳纳米管含量及表面化学官能团对碳纳米管在环氧树脂中分散性
根据人社部联合工信部印发的《关于深化工程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19]16号)》和《关于开展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职称评审试点工作的复函》(人社专技司[2019
期刊
随着工业锅炉以及汽车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高电导率、快速响应等特性的Y2O3稳定ZrO2(YSZ)氧敏材料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以ZrO2氧敏陶瓷为研究对象,从制备工艺和复合掺杂两
作为新型的合成材料,塑料具有诸多优良特性,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当今世界四大材料体系之一。任何聚合物材料都必须经过成型加工才能体现其各种优良特性。因此,寻求新的成型加
Bi2Se3和Sb2Se3以其材料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分别在光电子器件、热电冷凝装置和光信息存储等方面已显示出其优越性。本文采用SILAR法行之有效的将Bi2Se3和Sb2Se3各自的材料特点
本文采用物理模拟的方式,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透射电镜等分析测试方法,研究非真空环境、SiCp/Zn-Al复合焊缝材料在超声场下的重熔凝固过程中陶瓷颗粒与Zn-Al
参加编撰两项国家标准,两项施工技术被住建部评选为“百项新技术”,5项盾构施工技术国际先进,其中地下空间安全管控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关键技术的广泛运用和助推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