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研究应用双嘧达莫、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和联合双嘧达莫、STS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更好的防治CSFP提供试验依据。
方法:选择2006年10月~2009年12月因胸痛于我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患者120例,其中男73例,女47例,平均年龄(58.4±7.3)岁,随机分为三组,联合药物组40例、双嘧达莫组40例、STS组40例。各组术前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包括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术前12小时停用低分子肝素。成功置入鞘管后,于鞘管内注入普通肝素3000u,发现冠状动脉慢血流,此时测定病变血管TIMI血流及校正TIMI帧数,分别于鞘管内弹丸式注入双嘧达莫400μg(双嘧达莫组)、STS400μg(STS组)、双嘧达莫200μg加STS400μg(联合药物组),再次测定病变血管的TIMI血流和校正的TIMI帧数变化。同时心电血压监护仪记录注入药物前后患者最低血压、心率及观察有无局部症状(包括穿刺处局部烧灼、疼痛、酸胀、麻木感等)、全身症状(包括头痛、面部潮红、心悸、胸痛、胸闷、气促等)的发生情况及有无先发生或加重心电变化包括传导阻滞和各种类型心律失常。
结果:(1)三组用药后的血流速度均有所改善,联合药物组和双嘧达莫组对血流速度的改善明显优于丹参酮组(P<0.0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联合药物组传导阻滞或心律失常、局部症状发生率与双嘧达莫组和丹参酮ⅡA磺酸钠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症状发生率与丹参酮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低于双嘧达莫组(P<0.05)。(3)联合药物组、双嘧达莫组、STS组注药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对血压和心率影响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冠脉造影术时联合应用双嘧达莫和STS冠脉内注射可有效治疗慢血流,并且对心率、血压和心电的影响较小,全身及局部症状发生率低,患者耐受性好,并发症少,比单一应用双嘧达莫或STS具有优越性,易为患者接受。